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阅读

文章导航

  文博拾零

  (三一一)

  ■ 俞剑明

  ○清释道济,字石涛,道行超峻,善画知诗,而画尤著。有一印曰“搜尽奇峰为画草”,钤于山水卷。

  ○清初学者周亮工有印癖。周素研小学,以为古文已多湮灭,印章可借以识字,偶得古印章,必为之辨别点画,取以六书相印证。

  ○清诗人、书画家樊绍堂(1761——1794),字砚云,江苏长洲(今苏州)人。为诗、作画、写字外,则以篆刻怡情。尝藏清初画家恽叔平(1633——1690)“画平肝气”印。绍堂素患肝气,虽绘画却未能平肝气,终因贫病而死,年方三十余。

  ○清乾隆十一年(1746),乾隆帝对交泰殿所藏的前代三十九方皇帝御宝重新考证排列,将御宝总数定为二十五方,仍旧贮存在交泰殿中,并制成印谱,以流传后世。每一方御宝后都注明了用途和使用的范围:

  1.“大清受命之宝”,以章皇序;

  2.“皇帝奉天之宝”,以章奉若;

  3.“大清嗣天子宝”,以章继绳;

  4.“皇帝之宝”,以布诏赦;

  5.“皇帝之宝”,以肃法驾;

  6.“天子之宝”,以祀百神;

  7.“皇帝尊亲之宝”,以荐徽号;

  8.“皇帝亲亲之宝”,以展宗盟;

  9.“皇帝行玺”,以颁赐赍;

  10.“皇帝信宝”,以征戎伍;

  11.“天子行宝”,以册外蛮;

  12.“天子信宝”,以命殊方;

  13.“敬天勤民之宝”,以饬觐吏;

  14.“制诰之宝”,以谕臣僚;

  15.“敕命之宝”,以钤诰赦;

  16.“垂训之宝”,以扬国宪;

  17.“命德之宝”,以奖忠良;

  18.“钦文之玺”,以重文教;

  19.“表章经史之宝”,以崇古训;

  20.“巡狩天下之宝”,以从省方;

  21.“讨罪安民之宝”,以张征伐;

  22.“制驭六师之宝”,以整戎行;

  23.“敕正万邦之宝”,以诰外国;

  24.“敕正万民之宝”,以诰四方;

  25.“广运之宝”,以谨封识。

  ○二十五宝各有所用,体现了皇帝御宝使用的严肃性。乾隆帝将御宝定为二十五方,用他的话说,是“祈我国家若得仰蒙,总佑二十五代之长。”他只希望大清能沿续到二十五代,想法比较现实。二十五宝自乾隆帝厘定后,传到宣统末年,其数目和行用范围再没有变更过。

  ○末代皇帝溥仪喜作书画,每次作画都要正正规规地题字用印。在清宫和天津时用“宣统御笔”或“宣统宸翰”印。到伪满以后,日本人并不承认“宣统”,溥仪也只好再刻几个“所其无逸”“无逸斋宝”“缉熙敬止”“勤民楼宝”的戳子。

  ○清嘉庆庚辰(1820)春,帝谒两陵,兵部奏失行在印信,帝命查无果。


江南游报 阅读 00018 2015-09-09 江南游报2015-09-0900003;江南游报2015-09-0900006;江南游报2015-09-0900009 2 2015年09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