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下的小物
■ 记者 程 露
![]() |
![]() |
![]() |
![]() |
![]() |
![]() |
天空下的小物
■ 记者 程 露
非洲——肯尼亚玻璃工艺品
旅途淘友:马欣然 来自上海
她喜欢玻璃,自封“玻璃控”。玻璃制品对她而言如同“马克杯”一样被贴上了城市的标签,独一无二。
如果说,满满书架上的玻璃制品哪一个最特别的?她没有犹豫,说:肯尼亚的。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市郊有一处名为“热玻璃”的手工作坊。这里的工匠以废弃玻璃为原材料,将古老的“玻璃吹制工艺”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手工制作出款式精美、品种丰富的玻璃工艺品。
据这家玻璃作坊的主人、今年46岁的安瑟伦·克罗兹介绍,他在22年前建起了这个作坊,目前共有35名技艺精湛的工匠在这里工作。他们制作的玻璃工艺品不仅受到肯尼亚当地人的欢迎,而且出口到东非、欧洲、北美等地区。
那是一片荒芜中生长起来的世外桃源。一条异常崎岖、不好走的道路通往那里。尽管如此,每到周末慕名而来的游客却络绎不绝。
毗邻肯尼亚国家公园,一个童话般的玻璃工厂,3层楼高的圆形穹顶,里面就是烧制玻璃制品的熔炉。有一群玻璃制品的艺术家在这里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天马行空的创意着他们的玻璃作品,他们的产品源源不断的销往世界各地。这里一切都具有浓烈艺术的气息:门口迎客的铁艺长颈鹿,路边歇息用的玻璃制品椅子,童话般城堡般的玻璃工厂,镶满了亮晶晶的玻璃晶片的厕所马桶,三头喷水龙的游泳池出水口,就连栅栏门都是海王波斯顿的抽象铁艺作品做成的。 这里的一切都与玻璃相关,他们回收整个肯尼亚的废旧玻璃制品,运到这里重新赋予这些玻璃新的生命。
美国——一“杯”墙的收藏
旅途淘友:程超 来自杭州
“马克”是英文“MUG”音译,说白了就是带把儿的圆筒形缸子,西洋人用它来喝咖啡和茶。茶具和咖啡具真要讲究起来就没边儿了。人们喜欢马克杯无非是图个方便。
到过星巴克的人,应该都会注意到,星巴克店里的货架上,摆着一些五颜六色的杯子,有的是没有盖子的马克杯,有的是带盖子的随行杯。在有的星巴克门店,杯子多得可以摆满一面墙,很是壮观。而买了星巴克杯子的客人,若带着自己的杯子去喝咖啡,还能减2元,这是鼓励大家环保。
每个城市的星巴克,一般都会出售有这个城市特色的杯子,杯子上面有这个城市的名字,还会有这个城市的代表图案。
程超的第一个马克杯来自美国。2000年,去美国的第一次公干。走进门店,便被它的杯子吸引,一眼就喜欢上了那个城市马克杯。那杯子上的图案是化蝶,红蓝橙紫,舞动的线条缠绕在一起,相当漂亮。见着喜欢,当场就果断买下。从此她的集杯子之路一发不可收拾。
“我是从城市马克杯开始收集的,每到一个有星巴克的城市,就会买一个这个城市的马克杯。”后来,程超认识了现在的另一半,巧的是,她也喜欢收集各地的杯子,不过她喜欢的是随行杯。两个相同喜好的人生活一起,杯子控就控得更彻底了。只是此后的程超就变得“杂食”了些,随行杯和马克杯同时收集,集杯之路越走越宽。
慢慢地,很多朋友知道他有收集星巴克杯子的喜好,就帮着一起收集,从各地旅游回来,都会给他带好看的杯子。现在,程超一看到桌子上的杯子,就想起送杯子给他的朋友,顺带还想起他们的游记。有时候,看到一个自己还没去过的城市的杯子,他就会把它纳进下一个旅行目的地。
古巴——世界最好雪茄的桂冠
旅途淘友:卢园 来自香港
全世界都在加快禁烟的步伐,但大部分男人都喜欢烟草。他们可以在香烟、雪茄、烟斗三样东西中选择一件来满足自己对尼古丁的需求。
美国著名影星迈克尔·道格拉斯曾经在电影《致命的诱惑》里说:“抽雪茄是一种近乎于宗教仪式般的神秘力量。”而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勋爵则更加彻底地说:“给我一支雪茄,除此之外,我别无所求。”
“第一次抽,不习惯。因为工作需要渐渐开始习惯,到后来变成一种闲暇的收场。”卢园说,原以为,雪茄只是雪茄,却不知,在古巴,雪茄是情怀。
无数代的古巴雪茄种植大师和卷制雪茄大师们毕生都在追寻一个梦想——种植和卷制出完美雪茄,获得杰作,超过以前大师们的成就。但这个梦想是对大自然的绝对挑战,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讲,他们从来没有胜利过。
从产地来讲,雪茄虽然不是古巴独有,但不同国家,不同环境,地理位置的不同,所出产的雪茄口味也有很大差别。古巴之所以是世界雪茄之都,是因为它的口感很丰富。该国的气候造就了浓郁、富含香气的烟叶。古巴烟叶偏于辛辣,带有胡椒味,口感强烈。很多国家的烟叶种子都来自古巴。当然,离开了古巴,受气候、土壤等因素影响,它们的味道会发生一些变化。
大自然用它鬼斧神工的奇迹给予人类,而人类则用艺术来感谢它。古巴雪茄就是大自然给我们的奇迹,而我们人类用500年创造出的雪茄文化就是我们人类用来回敬大自然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