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
一首小步舞曲
■ 记者 程 露 文/摄
![]() |
马来西亚:
一首小步舞曲
一部央视的纪录片《下南洋》,勾起了我对大马的好奇。于是在一个小长假,等来了马来西亚之旅。
未到马来西亚前,我对大马的印象只有摩登的吉隆坡和那标志性的双子塔,其余一无所知。可当我踏足这处“第二家园”时,仿佛时光穿梭。
假如有一个国家,让你觉得遇到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或许除了新加坡就是马来西亚。走在马来西亚的很多城市,都有熟悉的汉字、熟悉的面容、熟悉的语言、熟悉的骑楼建筑以及毫无“违和感”的大马风味,正因为它们的存在,异国他乡的陌生感似亲切多了。
关于这份亲切与当地的华人密不可分。大马的华人有很强的认同感,与他们交谈时,最常听到的一句“我们都是中国人嘛。”记得在吉隆坡时遇到一位中年的马来华人出租车司机,他告诉我和同伴,在马来西亚他靠开车养家糊口,由于自己属于社会底层,没有足够的钱,所以一直没能回中国,他的祖上是福建人,他十分想回到福建看看,“想回家乡看看。”说到这时,他很激动。虽然大多大马华人已经在马来西亚已经是好几代了,也绝大多数在中国已经没有了亲戚,甚至很多人从来没有到过中国,但是他们仍然喜欢通过华文媒体了解中国的新闻。在大马的几天碰到的人大多对中国的现状十分了解,也常常开玩笑,中国强大了,他们也有面子。
至今回想,我依旧对大马华人自强不息,传统勤奋的精神念念不忘。正因他们对传统工艺的坚持和传承才让我们能够品尝到古老的味道,并触碰到中国人旧时的生活轨迹。
如今的马来西亚华人比例约占28%,随处可见的是华人的背影,以及他们活动的足迹。在某一处繁华的角落,总能发现保留着的中国元素。那些老旧的房屋随着岁月的变迁,加上吸收了欧洲审美元素,形成了如今仍然保留下来的二至三层楼,有天井、两叶木制雕花门、气窗、木百叶窗和五脚基等特点的房屋。一排排传统的中国建筑特色的房屋中,夹杂着回教、印度教、基督教等宗教场所独具韵味的建筑,显得十分奇特,让游人常常弄不清所处的时代。
小长假的大马之旅,不管是风情肃穆的吉隆坡,还是小清新的丁加奴,或是历史古早的马六甲,都透着一股小步舞曲的城市气质。
■ 记者 程 露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