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圣诞节
过的是欢乐
每年进入十二月份后,当你发现街上无论是小商店还是大商场的氛围变得可爱又欢乐的时候,那说明圣诞节要到了。走在每天变得不一样的街头,偶会思索,圣诞节是什么呢?是窗外厚厚的冰雪?教堂里虔诚的祈祷?餐桌上烤得香喷喷的火鸡?铃儿响叮当的歌声?还是坐着雪橇、留着长胡子的圣诞老人?缤纷的圣诞树?藏在袜子里的礼物?也许都不是。作为一个西方传统的节日,为什么会风靡东方乃至全世界?退却宗教的意义,或许人们要过的只是欢乐。
中国
中国人接触圣诞节还是没有很久的事,全国各地的气氛也不一样,在沿海地区圣诞节的氛围比较浓。12月25日这一天,在中国有些教会的庆祝活动从午夜零点就开始。一种西洋文化的盛大气氛在中国的一些繁华市区、大街小巷的商店都能看到。酒店,纷纷张灯结彩,无数个圣诞老人、圣诞树和圣诞礼品欢天喜地地装饰着整个城市的白昼,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世界。尤其是由外国人经营的酒店餐饮服务业、购物中心或办公大楼等,都将建筑物的外观装饰成童话故事中的景物;大型的圣诞礼品及各种富有想像力的设计,使得城市的夜空金光闪闪,这种热闹的气氛会一直延续到新年。比如香港,除了传统的中国节日,香港人对于所有的西方节日也都会隆重其事。但和英国等西方国家的传统圣诞节注重团聚、街头比较安静相比,香港的圣诞节却是非常热闹的节日,人们喜欢到街上玩、去商场买东西,也喜欢互赠礼物或相约去看灯饰。每年圣诞节,所有的高楼大厦都会装饰起耀眼的圣诞灯饰,以商场的气氛最浓。兰桂坊是本地年轻人喜欢的喝酒、娱乐的地方。圣诞节这天,年轻人相约去酒吧或参加派对,这是最适合玩乐的一天;上了年纪的香港人则喜欢趁假期去旅行,因为香港在12月25日、26日有两天公众假期。
日本
日本过圣诞节的习俗始于明治维新以后,可以说明治维新带来了西方的先进技术,也同时带来了面包、啤酒和西方的节日——圣诞节。圣诞节和日本的新年离得很近,所以当进入12月,大人小孩仿佛都沾染了过年的气氛,喜气洋洋地盼望着圣诞节和新年的到来。圣诞节前,最热闹的恐怕是东京的银座、新宿、上野、涩谷、原宿一带,耀眼的霓虹灯五颜六色地照耀着喧嚣的街道,街上的行人皆满脸喜色,行色匆匆。日本圣诞节应该说是舶来的,所以年轻人更易接受。商店的圣诞树和圣诞礼物一般只有年轻人购买,送给朋友、同学或是恋人。圣诞夜不少年轻人把头发染成橘黄色、淡紫色,像一棵棵五彩缤纷的树一样在街上游逛。往常8点关门的商店,也延长营业到了10点、12点,甚至通宵营业。圣诞节前,是日本一年中最大的打折时期,东急、西武、阪急等百货商场楼上纷纷悬挂着“割引”、“SALE”的条幅,有装扮成圣诞老人模样的店员向人们推销着商品。多彩的商品、低廉的价格,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商店里挤满了购物的人群。在日本,只有1%的人是基督教徒,而12月25日圣诞节这天对大多数人而言都是正常的工作日。但从二战后日本经济复苏以来,每逢圣诞节,商业街都被装点出浓重的节日气氛,而人们之间也流行交换礼物。如今在日本,将最爱的人带到布满圣诞装饰的快餐店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习俗。
韩国
韩国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基督教的影响,据说韩国的圣诞节是亚洲最有宗教味儿的圣诞节。比起美国人的狂欢,韩国人的圣诞节可能更为含蓄一点。到12月份,圣诞节也是韩国最热门的话题。尽管圣诞节原来是基督教的纪念日,但是现如今已经是不分宗教的节日了。在每年的12月24日、25日,韩国人都会和心爱的人一起吃饭,互赠礼物或者互赠圣诞卡片。圣诞夜,韩国的年轻教徒们会举行盛装游行庆祝节日。直至次日也就是圣诞节那天的凌晨五点,他们分成小团体游走于街头,在别人的家门前高声吟唱。根据传统,屋子的主人必须开门聆听他们的歌唱,并且邀请他们进屋去喝点酒吃点东西。到了中午十一点,人们又会聚集在教堂做礼拜。有时还会有新教徒接受洗礼的仪式。仪式过后,就是圣诞餐。传统的圣诞餐是在教堂里享用的。但是,没有火鸡,也没有烤火腿,有的只是米饭、一种类似于卷心菜的蔬菜,还有蜜柑和甜饼。
泰国
虽然身为一个佛教国家,圣诞节对泰国没什么意义,然而,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会,圣诞节在泰国同样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在曼谷这座国际大都市每年也是轰轰烈烈地过着缤纷的圣诞节。进入12月份,一些精明的商家就在店门前摆放起圣诞树,开始推销包括圣诞节贺卡在内的圣诞商品。当然,最重视圣诞节的还是基督教徒和天主教徒。早在圣诞节前几天,他们会邀请同事或朋友到家里参加圣诞晚会。主人把客厅里装饰一新,一进入就感受到特别浓郁的节日的气氛。真正的圣诞节庆祝活动是在晚饭之后,大家坐在客厅里听着牧师与唱诗班的孩子们唱圣诞歌曲。孩子们唱的圣诞歌曲以泰语为主,也包括一些英语歌曲。有些歌曲如《平安夜》、《铃儿响叮当》等都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孩子们唱过歌,牧师便做祈祷。仪式结束后,孩子们就会下楼来,每人得到一份小礼物,然后,每个来宾也得到一份同样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