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着”
■ 俞剑明
湖北黄梅五祖寺,是著名禅宗寺庙,惠能曾在此受戒。寺前有一道山溪,终年流水淙淙。游人欲进寺门,必先经过一座古老的廊桥。走近廊桥,只见三个大字赫然在目——“放下着”。
“放下着”是一句禅词。《禅意与化境》道:“放下你的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一直舍去,舍至无可舍处,是汝放生命处。”
禅意并非人人都能感悟,游客中有人在禅房向方丈请教何为“放下着”?方丈讲了一个故事:佛陀在世时,有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拿了两瓶花要献给佛,并请他开示佛法。佛说:“放下。”黑指放下了左手的花瓶。佛又说:“放下。”黑指放下了右手的花瓶。佛还是说:“放下。”黑指茫然道:“我已经两手空空,还让我放下什么呢?”佛说:“我不是让你放下手中花瓶,而是要你放下六根、六尘、六识。当你把这些都放下时,你就再也没有什么对待,没有什么分别,甚至你将从生死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佛经说的“放下”是一种大境界。然而,大千世界,充满诱惑,芸芸众生,六根不净。尘世中人,又有几位能悟出这种境界呢?唐代诗人孟浩然,曾被人称为是“洗削凡尘,超然独妙”的大才子,本来多年潜居鹿门,自诩“此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何其清高,何其飘逸。然而,终因放不下心中的功名利禄,熬到四十岁的光景,还是下了山,跑到长安摸路子、托门子,一门心思图个平步青云,衣紫着绯。
唐代还有一个更有名气的诗人李白,看上去似乎比孟浩然更为潇洒狂放,他吟诵过“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这样的诗句,但他说的不是心里话,骨子里仍放不下“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的黄金梦。
权势、名利、金钱、美色,这些世俗的东西,你蔑视它,反对它,抨击它,口口声声要与之决裂,信誓旦旦要与之断绝,全是因为你心中装着这些东西,割不掉、放不下。反之,一个心中了无一物的人,幽微的心湖波澜不惊,一片宁静。西晋时期,军事家羊祜文韬武略,才华盖世,升任尚书左仆射、卫将军。到了晋泰始五年,都督荆州诸军事,为统一中国立下大功。正当功勋鼎盛之时,他却认为国家太平,自己应急流勇退。有人劝曰,此正乃青云直上之际,为何放下功名利禄?羊祜说:“大局已定,我以角巾装束回归故里,享受田园日月,不亦乐乎。”羊祜的“放下”,赢得了“成功弗居,幅井穷苍,落落风飚”的美誉。
放下是一种智慧,一种豪气,更是一种境界。我们有时之所以举步维艰,是因为背负太重;之所以背负太重,是因为不懂得放下。功名利禄常常于微笑中置人于死地。诗人泰戈尔说“当鸟翼系上黄金时,就飞不远了。”只有学会放下,才能卸下人生的种种包袱,才能更加充实、坦然和轻松,步入超然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