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深度

文章导航

分享经济下,
民宿经济还能众望所归?

  从什么时候开始民宿变成了一处自带“温暖体”的去处,多少人认为“那里”已不仅仅是旅途中的一处住所,而是体会当地风土人情和生活文化的一种方式。

  在民宿消费者的一次抽样调查中显示,49%的受访游客选择民宿入住的目的与优美环境相关,13.4%的游客选择入住民宿的目的是体验当地人文风俗及民俗活动;9.5%的游客入住民宿的目的是希望民宿有宾至如归的感觉;8%的游客入住民宿的目的是民宿环境使人有松弛身心的感觉。

  这个被称为“有温度的住宿,有灵魂的生活”的民宿经济近年来也呈现井喷式增长。从小猪短租、蚂蚁短租、木鸟短租等多个民宿预订平台获取的统计数据来看,2016年春节与2015年同期相比在出租套数、入住率、入住天数和租金方面,均呈现增长趋势。2016年春节期间房间平均出租率提升6.15%,达88.75%,平均出租时长延长1.111天,为4.99天。显而易见,房客的追捧推起了一波“民宿热”。

  以杭州为例,2010年6月底西湖景区民宿数量仅为41家,2013年6月底增长至96家。到了2015年6月,民宿数量已超过200家。5年间杭州的民宿达到了3.8倍的增长量。然而这一强劲的势头下,民宿俨然成为各路群雄逐鹿旅游的重要战场,在2015年下半年民宿经济陷入停滞。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景区的民宿就开始进入一轮洗牌。一方面,许多经营者充满期待的进入,却因看到短期盈利无望而逃离;另一方面,消费者在民宿中看到了许多‘短板’,比如环境卫生、服务质量等标准问题。”浙江省旅游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叶建华在对浙江省民宿进行了走访调研后发现:民宿,作为新旅游形势下主客双方共同聚焦的热点,是否真的具有强大的经济带动效应,在于民以惠的同时“标准化”。

  而近日,上海迪士尼附近的民宿项目,因没有标准而无法审批,再次引发热议。有人感慨,以前去厦门、丽江旅行,民宿小小暖暖的,老板或老板娘给人印象深刻。怎么上海就开不出民宿呢?其中症结,在于原本就是非标准的个性化民宿,遇上了标准化的消防、安全等方面的硬规定,确实存在矛盾。

  分享经济下,

  民宿经济还能众望所归?

  ■ 记者 程 露

  政策 消息利好,建立民宿“国标”

  事实上,在今年两会期间,来自深圳的全国政协委员朱鼎健就提出,在当前增长迅猛的旅游市场中,农家乐和民宿这两个颇具活力的小型旅游服务设施广受欢迎,但也面临着安全、卫生、环保等问题。因此朱鼎健建议编制推行农家乐、民宿综合评定国家标准,使这些产业能健康规范发展。

  事实上,两会前期国家就连续推出三项利好民宿的发展政策。

  2015年11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首次点名“积极发展客栈民宿、短租公寓、长租公寓等细分业态”,并将其定性为生活性服务业,将在多维度给予政策支持;2016年1月27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发布,其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有规划地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2016年3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宣部、科技部等十部门出台了《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持续发展共享经济,鼓励个人闲置资源有效利用,有序发展民宿出租等。

  业内人士表示,得益于政策红利,民宿业的发展将进入新阶段。有数据显示,相较其他地区,长三角的民宿发展较先。据公开数据显示,长三角民宿数量以每年10%-20%的速度在增长。业内人士分析称,这离不开地区政策上的支持。近年来,江浙沪的部分地区率先出台了鼓励民宿发展的相关政策,鼓励农村闲置的房子进行民宿改造,放开对房屋产权限制、消防安全的限制以及使用性质的限制。

  以杭州为例,杭州去年先是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农村现代民宿业的实施意见》,再是《杭州市农村现代民宿业扶持项目财政资金分配实施方案》,还有《关于进一步优化服务促进农村民宿产业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农村民宿”因此可以办出证来,消防、安全、卫生也有了明确规范。杭州相关部门的一份数据显示目前,杭州农家乐和民宿已办证1099张。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江南游报 深度 00004 分享经济下,
民宿经济还能众望所归?
2016-04-21 江南游报2016-04-2100006;江南游报2016-04-2100009;江南游报2016-04-2100010;江南游报2016-04-2100011;江南游报2016-04-2100012 2 2016年04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