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聊天

文章导航

  诗人驴友谢灵运

  ■ 俞剑明

  南北朝时期的谢灵运是位著名的诗人、文学家、旅行家。对自己的才华,他曾说过一句很狂放的话:“天下才共一石(即十斗),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吾占一斗,天下才共分一斗。”

  谢灵运是富三代,其他人上班是为了吃饭,他上班是为了好耍,他不差钱,“灵运因祖父之资,生业甚厚”,他上班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便于组织人马旅游考察。

  没钱的,团团转,当驴子;有钱的,转团团,当驴友。谢灵运有钱,又是资深驴友,如果当时成立个“驴友会”,选会长肯定他得票最高。

  作为资深驴友,谢灵运最吸引票数的,可能不在其远足之足远,而在制造驴友装备上。李白纵横山水间,脚着的正是谢灵运发明的“谢公屐”。谢公屐是符合旅游科学的驴友装备,“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没如今运动鞋轻便,却比如今运动鞋适合崎岖山道。大致构造是:鞋底开几条槽,以木料做鞋齿,鞋齿可横向插进鞋槽。上山时把鞋齿插入后跟齿槽里,上山便前低后高;下山时把鞋齿拔出,插入前掌齿槽,下山便前高后低;到得平地,则取出鞋齿,前后一般高低,成了平底鞋。

  谢灵运一生在做驴友,也一生在孜孜研究驴友装备。除谢公屐外,最少还有两项发明:一是曲柄笠,比太阳帽更实用,这斗笠后有一柄弯曲之钩,钩在后衣领上,再打一个结,斜风吹不走,细雨淋不了,阳光再暴烈,也晒不黑脸。二是改造长袍马褂为绑脚裤。男人宽裤,好比女人拖地裙,适合居家,但如何爬得了山?深山更深处,枝蔓丛生,荆棘连绵,宽衣宽裤是会被挂住行不得的,谢灵运便改装,改成了牛仔裤紧身衣,穿荆过棘都便捷得很了。

  “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全副驴友装备,旅游起来自可穿林海过徒壁气冲霄汉。“郡有名山水,灵运素所爱好”,这些山哪水哪,都是未开发过的,山是野山,人迹罕至;水是绿水,跪溪就喝。“遂肆意遨游,遍历诸县,动逾旬朔”,十天半月,都不去上班。深山幽谷,探奇览胜,心潮逐山高。

  一去登山,便是几十、几百号人马,浩浩荡荡,何等壮哉。那次,数百驴友齐齐出,或作马啸,或作驴鸣,或作鬼哭,或作狼嚎,或喊口号,或唱山歌,“临海太守王绣惊骇”——当地那位王太守都吓了一大跳,“谓为山贼”,以为来了一大邦土匪。

  “岩嶂数十重,莫不备尽。”作为驴友,谢灵运把山路行通了;但作为官员,谢灵运却未把世路走通。他辞职后,被带病提拔,却与一个叫孟凯的家伙闹僵了。有一次,谢灵运又带着大队人马出发了,见他迟迟未归,那姓孟的便向上司密告“灵运兴兵逃逸”。即便在当下,驴友失联也是常有的事,“逸”是可能的,“逃”则断断不会。作为谢灵运的上司,尽管不相信姓孟的小报告,但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于是匆忙宣布罢免谢灵运,免得自己被套个“渎职罪”。


江南游报 聊天 00009 2016-06-16 江南游报2016-06-1600003;江南游报2016-06-1600006;江南游报2016-06-1600007 2 2016年06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