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深度

  【读·政策】

  敬老还需关注细节

  自9月1日国家旅游局《旅行社老年旅游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实施一周以来,这个被业界视为老年游“国标”的《规范》备受各界关注。记者在《规范》中发现,针对老年游产品的具体行程安排,《规范》均做出了细化规定。此外,对于近年来频发的购物、强迫自费、出游安全等老年人旅游常见的问题,《规范》也给出了相应规定。

  总览全文,不乏亮点,归纳看来,有三大亮点。其一重在保障方面,百人老人旅游团队,必须配备随团医生,带团人员必须具备紧急救护知识;所有旅行社都不能拒收年龄超过75岁以上的老人。其二重在行程方面,连续乘坐汽车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每个景点连续游览时间不宜超过3小时;选择有电梯的饭店,或安排老年旅游者入住三层以下楼层。其三重在交通方面,乘坐火车或连续乘车超过8小时应安排卧铺,且尽量安排下铺,客车上应配备轮椅、拐杖等辅助器具。可以说,这样的规定,从点滴细节着手,从维护老人权利的角度,为老人旅游系上了“安全带”。

  【看·市场】

  难逃的低价“陷阱”

  年轻时为生活奔波,少有旅游的冲动,也只有等到退休了,才能真正享受到有闲有钱的生活。可以说,旅游是老人们人生梦想“零存整取”后的“变现”和“支取”。随着社会人口和家庭结构的转型,眼下,旅游越来越成为当代老人日常的寄托和生活话题。旅游之于老人而言,既是一种身心蓄能的体验,也是一种生活遗憾的补偿。

  “现在的老年人,日子过得比我们可洒脱多了。”在世界500强公司华为工作的小董对自己母亲的生活好生羡慕。作为一名退休医生,小董的母亲每年都要和单位的老同事们组团到各地旅游。他说,“母亲出去游玩一次,视野就开阔不少,听着她的旅途轶事,我都有旅行的冲动了”。小董表示,因为自己平时工作比较忙,没有太多时间陪着父母,“他们为我操劳了一辈子,没享过几天清福,现在我挣钱了,一定要让他们到各地逛逛,安享晚年”。

  如今的老年旅游群体,除了一部分是像小董一样由儿女花钱让父母出游的老人外;也有一部分是自身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老人。“以前,老人是淡季出游的主力,而如今,银发游的旺季几乎贯穿了全年。”携程旅游事业部营销总监戴宇如是说,“老年人已经是在线旅游的重要客源。”记者调查发现,蕴含巨大潜能的银发游市场,个别旅行社依然以低价为主要卖点,打出“高品质特价游”的幌子,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吸引老人们参与其组织的旅游团,殊不知,最后自费项目由自愿变强迫,再演变成绑架消费……可见,银发游市场虽潜力巨大,但仍“陷阱”重重。赶行程、加自费、少保障等乱象,使得老年朋友的权益受侵害,并因为增加购物时间,压缩景区游览时间,让整个旅途,变成了一次痛苦的回忆。记者注意到,目前市场上出现的999元泰国7日游、1299元台湾8日游等低价旅游团的消费主力主要以老年人为主。

  “我曾参加一个新马泰团,在泰国芭堤雅,导游强硬要求我们购买自费表演,还说不买就让我们在表演点门口待着,反正大巴哪儿也不去;还有一次是参加一个长三角团,导游以景点正在维修为理由,临时将原有行程里的景点换成了需自费参加的人造景点……”热衷旅游的杭州王奶奶如今在回想自己一次次的参团经历时,依然愤愤不平。这些年,老太太遇上的“自费戏法”还真是不少。一位旅行社负责人表示,相比出游品质,老人们往往对团费较为敏感,王奶奶提到的这些“伎俩”,就是个别旅行社根据老人的这些心理设计出来的。“一般,很多低价老年旅游团在吃住方面都十分简陋,如住快捷酒店、吃盒饭,乘坐最便宜的交通工具,以此来降低成本。”这位负责人如是说。


江南游报 深度 00014 2016-09-08 江南游报2016-09-0800009;江南游报2016-09-0800010 2 2016年09月0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