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舌尖之旅

文章导航

  献上膝盖,免跪!

  刚毕业没多久曾因为去喝大学同学的喜酒,去到浙江淳安县、开化县交界安徽的璜尖,我的新娘子同学,和她爸爸带我们去吃土菜。“不喝酒,带你们尝尝本地特色!”

  虽然事实证明我们几个毕业没多久的小年轻还是轻信了这位爸爸,酒压根没少喝,但菜确实不错。餐桌正中的一大盆牛膝盖骨汤着实让人震撼,连骨带汤足足二十来斤。我数了数,一盆汤也不过八九块牛膝盖,个个都有巴掌大小,不知道炖了多久,汤色依然微黄清亮。捞一块到碗里,入嘴软韧黏香,牛肉独有的香味在口腔里尽情爆发,比蹄筋什么的更有咬劲。

  为了吃起来方便,我不得不用左手抄起骨头,汤汁顺着手掌一路淌到胳膊肘,再滴到土菜馆色泽黯淡的桌布上,泛出星星点点的油光,所谓据案大嚼——就是这个样子了。咬几口牛膝盖,喝一口浓汤,汤里漂着些刚切好的青蒜碎末,味道格外香鲜。

  我抬眼偷瞧,同席的每一个人都在鼓动腮帮,嘴巴动个不停,酒杯也顾不上端了,甚好甚好,不如再来一块!

  作为直至现在才开始运动的懒人,当时的我抽空端详了一下牛膝盖,好像和人的膝盖差不多,当时也没有吃哪补哪的概念,那天吃得并不多,但到最后握骨头的手指都粘在一起,整个晚上都散发出一股浓浓的牛肉味。

  同样是膝盖,鸡鸭的结构就简单多了。南方人把这一部分称作“拐”,淮扬菜里有一道极有特色的小菜叫黄豆煨鸭拐,取的都是鸭爪与鸭腿间的那一处关节,用文火与黄豆一起细细红焖,直煨到豆烂拐熟,汤汁黏稠才成。鸭拐的特点是无论炖上多久依然会保留一份脆韧,所以吃时用小勺连豆带拐抄上一大勺入口,黄豆的绵烂与鸭拐关节的脆韧在口腔里混合搅拌,风味绝佳。

  后来去湖州玩,朋友小乐问我要不要尝尝羊拐。她绘声绘色地说,小羊待宰之前会跪地求饶,因此前蹄的羊拐比后蹄更好。这事听起来甚惨,不过不妨碍我们品尝。据说海南东山羊讲究吃个原味,清汤白煮,羊拐带着老长一段小腿骨棒,像个巨大的阿拉伯数字“7”。吃的时候用手握住小腿,细细啃来就是。因为白煮时短,吃起来需要借助手上和腮帮子的力量来回拉拽,远远看去,像是一桌人在茹毛饮血一般。电影《黄海》里有个黑帮老大深夜遇袭,仓促间握着根粗大的腿拐且战且退,竟然生生敲出一条血路。不过他那根骨头应该是牛骨,像羊拐这样的细物,啊想想都吓人!


江南游报 舌尖之旅 00014 2016-09-15 江南游报2016-09-1500010;江南游报2016-09-1500011;江南游报2016-09-1500012 2 2016年09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