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缕阳光
![]() |
中国游记名家走进温岭采风作品选登
第一缕阳光
■ 柏 峰
平时还真没有注意观察过第一缕阳光闪现的现象,现在,站立在东海之滨温岭石塘这块人工在山石上开凿出来的平台上,站立在高大的“千年曙光”纪念碑下,面对前边浩瀚而辽远的大海,忽然醒悟了:哦,新千年的阳光就是从这儿升起的,这儿就是阳光最先普照大地的第一缕阳光!
在我的记忆里,渭河流域关中平原,太阳升起的时刻是非常非常壮美的:先是东方的天上出现一抹微微的白色,接着就有淡淡的薄云渐渐散开,蓦然,在遥远的天际边,一下子就闪出了明亮的半轮红彤彤的太阳,只是一瞬的时间,整个的带着蓬勃朝气与磅礴之力的太阳就跳出了地平线,形成了一个既形象又会意且含义丰富的字——“旦”。这“旦”,就是太阳升起,世界和天地就进入了新的一天,进入了漫长的历史了……
然而,这“旦”是以一个整体的形象映入我的眼帘的,也从来没有思虑过“旦”的最初的第一缕阳光是如何抵达大地的,真的,丝毫没有思虑过这样的问题,也没有注意观察过这样的地球与太阳在宇宙间运动原初的光线接触这一刻的天文现象,而仅仅从整体上感觉到了太阳的升起。这种整体的对太阳升起的感觉,往往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日出江花红胜火”,真把日出的绝美现象呈现出来了。
然而,整体的对太阳升起的感觉,尽管缭绕着美丽的诗情画意,可是,却缺少理性的科学的天文分析,你看,在这里,站在这高耸入云的“千年曙光”纪念碑前,才确切知道,太阳的升起并不是整体的“旦”,而是依据光线的快慢与出现的时间次第而来,于是,这第一缕阳光就在这里最先抵达大地……
最先抵达大地的第一缕阳光是值得纪念的。因为,世界和大地离不开阳光,阳光是一切生命形成不可须臾缺少的至为重要的条件,不仅仅是带来了光线,而且还给大地倾注了热量,而这热量产生了伟大的生命。据说,月球上非常阴冷,也非常阴暗,就是月球缺少了阳光,缺少了热量,也就没有了万物和生命。所以,太阳是宇宙恩赐给地球,恩赐给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太阳也就没有生命,更谈不上人类了。这并不是说,宇宙只有地球有生命,有人类,也许,在宇宙里有许许多多的星球都有生命,都有比人类更高级的智能生物,但是,还是收回投射到浩渺的宇宙的目光吧,足踏在地球,足踏在大地上,我们只有感恩太阳。是的,感恩太阳,二十世纪伟大的哲学家尼采根本不去理会世俗的造物主打造世界和世界秩序的传说,他却竭尽全部的热情歌颂辉煌的太阳!
真的,此时此刻的我,依着这高大的“千年曙光”纪念碑,极目碧蓝色的大海,追寻着辉煌的太阳,追寻着新千年第一缕抵达大地的阳光。我知道我来晚了,新千年的第一缕阳光早已经进入了时间与空间的幽深的隧道之中,可是,我仍然在追寻,因为,第一缕阳光之后,必是更加明亮更加为大地传递来无限光无限热的太阳。我不后悔我的来迟,反而庆幸今天踏上这块迎接新千年第一缕阳光的山石,张开双臂拥抱太阳,呵,太阳!
渭河流域关中平原的第一缕阳光,是从哪儿抵达大地的呢?
有人说是在“自古华山”最为高耸的东峰,很是遗憾,至今为止,没有登临过秦岭东部这座雄峻的大山,尽管这座大山名满天下,然而,由于恐高症的影响,没有在东峰欣赏过壮美的日出景象,也没有亲身感觉这第一缕阳光降临的极大喜悦与激情,可是,正如前边所说的,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渭河流域关中平原上的日出,特别是夏日,当遍野的秋庄稼拉起了青纱帐,清晨,那一轮鲜红的“旦”跃上天际的时刻,在柔和而明亮的光线下,一望无际的青纱帐在晓风的吹拂下,高低起伏,犹如大海波涛一样,衬托出喷薄而出的太阳,具有一种动人心魄的美,美得让人胸口一阵一阵发紧,甚至呼喊。
是啊,不曾见识过太阳从东海之隅升起的景象, 不曾见识过在“千年曙光”碑下远眺从大海上空照射来的第一缕阳光,今天,徘徊在这块山石平台上,听着大海平缓而深沉的涛声,看着帆樯林立的渔港,回想我记忆中的渭河流域关中平原日出的景象,犹如现代主义的平面或者多维拼接,在不断地闪回不断地交织,忽然有了这样的想法: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样应该有“第一缕阳光”的照耀,无论是思想哲学还是经济社会都离不开这能带来光芒与热量的思想与精神,那么,谁是这“第一缕阳光”呢?这是一个很好也很难回答的问题,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思想哲学现象。而对我们的启示是,历史与现实的世界是难以想象的广阔和深远,思想也是广阔和深远的,人类社会永远需要正能量的“太阳”发出的光芒与热量!
远的不说,就在我国走向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上,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大自然生态的关系问题就是我近来一直思考的问题。绝然没有想象到温岭石塘是这样领受到第一缕阳光的惠顾与恩赐,也没有想象到浙东这片土地的山水自然之美,辽阔的大海和郁郁葱葱的方山以及石板建筑的房屋,呈现出与其他地域大不相同的风貌自不用说,就是浙东这片土地上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也走进整个中国的前列——在我国走向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继续保持原有的大自然生态与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顺利解决这个十分尖锐的现实问题,我以为,这里已经做出了很好的探索,或许是我国坚持走向现代化与大自然生态绿色发展的“第一缕阳光”吧。
名家名片:
柏峰: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有文学评论及散文集10余部。获第四、第六届全国冰心散文奖,获第三届柳青文学奖散文奖及陕西省文艺评论奖。散文作品入选中学语文阅读教材及各种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