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呼唤“工匠精神”。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首次登上政府工作报告,引发极大关注。
今年3月26日,位于金华兰溪的浙江兰福红木家具有限公司(下称兰福红木)迎来了央视发现之旅频道“工匠精神”栏目组,成为全国两万多家红木家具企业中入选“工匠精神”纪录片的两家之一。兰福红木为何能脱颖而出?兰福红木人又是如何理解工匠精神?
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
“工匠精神”是央视继“大国重器”、“大国工匠”之后推出的一档大型纪录片栏目,讲述企业以创新不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打造卓越产品的创业故事。该栏目以各行业中的精英企业为拍摄蓝本,由央视纪录片导演挖掘企业发展历程、企业家奋斗故事、行业变迁经历等素材,通过创作加工,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识,使其成为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最终让世界重新感受中国制造的独特魅力,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我们对每一家入选的企业都有严格的审核。”“工匠精神”栏目制片主任张乐恒告诉记者,该纪录片每周只有两家企业播出,每个细分行业全国最多只有3家企业入选。“兰福红木经行业协会推荐后,我们也经历了长时间的考察,又通过两个多月的多次明察暗访,才最终确定。”张乐恒介绍,兰福红木就是通过他们的严格考察,在全国两万多家红木家具企业中遴选出来的。
一榫一卯,彰显工匠精神
前段时间,为了研发一套新的小叶紫檀皇宫椅,兰福红木创始人廖兰福、赵兰仙夫妇和公司技术人员有了分歧:在关键的榫卯结构设计上,廖兰福和赵兰仙认为,为了让榫卯结构绝对牢固,坚决不能节省木料,而技术人员则考虑到产品市场竞争力和赢利的问题,认为在不影响榫卯基本结构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改变工艺,以达到节省木料提高利润空间的目的。
红木原料价格昂贵,廖兰福和赵兰仙的一个决定就可能影响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收入。最终,廖兰福和赵兰仙“获胜”:为了榫卯的牢固,不削减木头的厚度,保留木头的完整性和产品的牢固性。
从一个小作坊起家,兰福红木已经走过了30多年,这样的碰撞甚至争吵也出现过无数次,但每一次的结果都是:不计成本,选择最好最适合的原料,用最好的工艺打造精品。
“现在红木原料越来越稀少,为了买到好原料,上海、广州、柬埔寨这些地方不知道去了多少次了。”赵兰仙对选取紫檀、大红酸枝、缅甸花梨等红木原料的要求非常苛刻,每次购买都会亲自到国内外的市场上选择原木。
“买到好材料后,我们也不会轻易制作。每一款产品都要先出设计图纸,然后打磨样品。样品出来后,再查看每一处细节,发现不足之处再改进。”赵兰仙表示。
对红木家具的生产环节,廖兰福和赵兰仙近乎苛刻地追求完美。“有一次,发现烘干后的木材有几根出现了一点白皮,赵兰仙非常生气。虽然行业规定,有少量的白皮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她决不允许有丝毫的白皮出现,哪怕浪费那些名贵的原料。”廖兰福说,这样的严格要求连资深的工人都不能理解。
而在制作工艺上,兰福红木也是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榫卯结构是中国古典家具的核心,相比现代许多家具用钉子连接固定各部位,榫卯结构更浑然天成、经久稳固。对于这道重要的工序,廖兰福从来都是亲自制作,不是不放心别人,而是这个技术活就连跟了他5年的徒弟都无法达到他的要求。“一榫一卯,这是我们坚持30年不变的制作技艺,今后也不会改变。”
“到现在,我们还是坚持纯手工打磨。虽然在这个高度机械化的时代,这样的打磨费时费力,但我始终认为,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地处理缝隙中微小的细节,这样反反复复地打磨才能让红木产品呈现古朴的气质、更富有灵性。”赵兰仙说。或许正是因为这份坚持,兰福红木被评为浙江名牌、兰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不改初心,致力文化传承
2013年以来,红木家具市场进入“寒冬”,至今仍未全面回暖。除了有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外,红木家具市场本身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原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红木专家胡德生告诉记者,现在红木家具的制作工艺水平已经远远超出明清时期,但现在的红木家具市场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粗制滥造等现象非常突出。
出现这样的局面,归根结底,是因为很多红木家具生产企业失去了工匠精神,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短、平、快”的粗制滥造。这样做的结果是,人为地设置了消费者对红木家具的接受障碍,让很多消费者认为这行“水太深”而不敢轻易下手。赵兰仙告诉记者,这几年虽然红木家具市场整体遇冷,但兰福红木仍快速发展,可以预见的是,今年的效益将再创新高。
2013年11月25日,赵兰仙随李克强总理出访东欧期间,她的二十多年的红木情缘受到国际同行的嘉许,备受关注。出访期间,赵兰仙在当地商会主办的论坛上发表了一个演讲,结合自己的创业历程,把与会嘉宾带入中国传统制作工艺,兰福红木二十多年坚持的精益求精服务顾客的行动得到德国业界的称赞。
事实上,相较于粗制滥造赚快钱,坚守工匠精神或许更苦更难,但也是唯一正确的路。赵兰仙从不急躁,更不会急于求成,这在当下实为不易。“到现在为止,我们的产品还是零返修。”赵兰仙自豪地说,兰福红木打造的精品家具得到了很多高端客户的青睐,山东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已经四次购买他们的产品,还介绍他的朋友购买。“这位喜欢红木家具的老总第一次来公司时,待了几个小时,他到我们的车间转了一圈后,马上就下了订单”。兰福人敬重传统红木工艺制作,敬重真材实料,敬重能让自己留下印记的这一方方珍贵红木,敬重日后每一位欣赏使用家具的人,因为敬重,兰福红木不断追求品质提升,兰福红木家具更完美,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创出一片新天地。
“从1979年开始创业至今已快30年了,工匠精神始终是我最看重的,也正是因为有了工匠精神,才支撑着兰福红木走到了今天。虽然目前整个市场行情不景气,给我们这样的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一些困难,但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百姓,对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工匠精神也必将得到大力弘扬,我们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赵兰仙说,明年,占地18亩的新厂房就可以投入使用了,她要争取把厂区建成一个工业游基地,让更多人了解一件好产品的生产过程,让工匠精神深入每个人的内心,“如果每个企业、每个人都能以工匠精神来要求自己的言行,那么最终受益的是所有人,那样的结果是我们所乐于看到的,为此,兰福人已经坚持了很久,做出了很多努力,往后的日子,兰福人还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记者 许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