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城隍庙
城隍神最早见于周代《礼记》天子八蜡中的水墉神。《礼记·郊特牲第十一》有:"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大蜡八"是指什么?郑玄注云:所祭有八神也。许慎《说文》云蜡"从虫昔声……曰年终祭名者矣"。所以大蜡八即年终祭祀的八位神,他们分别是:司啬、百种神、农神、邮表、禽兽神、坊、水墉、昆虫。其中水墉居其七。水墉是农田中的沟渠,水墉神也就是沟渠神。后来古代的城市亦要修筑城墙,城墙之外还要有一圈护城壕。有水的城堑称为"池",无水的城堑则称为"隍"。"城隍"二字,始见于《易经》泰卦的上六爻辞:"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其中"城"指城墙,"隍"指城壕(护城河)。城隍一词连用泛指城池,首见于班固《两都赋·序》:"京师修宫室,浚城隍。"原始崇拜认为,凡与人们日常生活有关的事物皆有神在,而且"功施于民则祀之,能御灾捍患则祀之"(《五礼通考》)。城墙、城壕在防卫敌人、猛兽攻击,保护一城百姓安全上,功莫大焉。
娘娘庙
娘娘庙分布甚广,每年七月七日开始庙会。依例由知县主事,称"赛头"(旧时人们把庙会亦称"赛会",故有此名),可见其礼仪也非一般。是日,附近各村社敲锣打鼓轮流进庙祭祀,然后唱对台戏三天三夜。此庙会的特点是初八日晚"乱戏",即各台演员反串角色,生唱旦,旦演生,大净饰皇姑,皇姑唱包公,直至会演结束。"娘娘"是关中地区对女土地神"地母"的一种俗称。自原始农业出现时,即产生对土地的崇拜。地母,作为最原始的女性土地神,是土地崇拜形成的标志,反映了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社会基础与观念、信仰。由母系社会进化为父系社会后,"土地"与"后土"一起,才逐渐取代了地母的作用,确定了男性土地神的地位。
蜀山庙
河庄蜀山庙坐落在海拔44米的蜀山上,明成化《杭州府志》记载,蜀山高五丈,周围二里。南宋嘉定12年(1219)盐官海失故道,潮中平野二十余里,蜀山沦入海中。《神州古史考》记载,以蜀国之桐材扣临平之石鼓,此山故名,上有蜀山洞,潮决沦入海。山巅有蜀山庙,传说建于宋代,重修于清代,文化大革命时期毁坏,80年代重建,为保留庙宇,内有一井,系宋代建庙时所建,深20公尺,水质清澈,终年不涸,山阳有安宁寺,孤仙庙,建于清光绪12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毁坏,1956年那里发现了丰富的商周时期印文陶堆积层和良渚文化堆积层,出土文物有青铜矛,纺轮,稻谷灰化石,鹿角等100余件,陶片10余筐,还有土,玉琮,石钺等7件良渚典型器物。现分藏于萧山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玉器被文物部门命名为"蜀山商周文化遗址",1984年蜀山被列为萧山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公寺
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位于河庄街道向公村的张夏寺2005年11月修复,祠中矗立着张夏的巨大塑像。据《萧山县志》记载,张夏是宋代人,出生于萧山楼塔、河上一带。其父曾为五代吴越国刑部尚书。因为父亲的关系,他被授予郎官的职务,后来调任泗州(今安徽泗县东南)知州。当时泗州大水,张夏募民修建堤塘,疏导河渠,减轻灾害。景祐年间(1034-1038),张夏以工部郎中任两浙转运使。当时浙江海塘年久失修,他派人加固堤塘,分段守护;杭州江塘原用木柴、泥土垫筑,常被江潮冲垮,张首次发起将其改建为石塘。张夏死后,被朝廷追封为宁江侯、显应侯、护堤侯、静安公。老百姓则尊称他为张老相公(传说中的“水神”)。
08
2017.01.19 编辑 王 珏 / 美编 金俞佳
OURISM WEEKLY
T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