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舌尖之旅

文章导航

盼了整年的一顿饭

  中国的节日大概都是好食者发明的,春节吃饺子,十五吃元宵;清明吃青团,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除夕吃一桌年夜饭。

  要问是什么造就了这个星球上一年一度最宏伟的人类迁徙运动,那绝对逃不脱“年夜饭”这三个拥有魔力的汉字。一大家子围坐在一起,挤得热热闹闹的,桌上摆着爱吃的菜,爱喝的酒,大人们不慌不忙,互相说着好听的话,觥筹交错;小辈们则急急忙忙,专挑爱吃的肉,时不时把油腻在衣服上或椅子上,在唠叨声中一会儿就混了个饱肚子。

  窗外烟花直响,屋内气氛酣畅,这一顿年夜饭从六点吃到九点,一个个都忘了还有饱这回事儿,直把自己吃到撑。

  当然了,吃再撑也不要紧,因为那是过年,是一家人聚在一起抵挡外面的严寒,享受在一起做饭、吃饭、聊天的时光。一年里也就那么一次,能一个不落地吃到从小到大熟悉的味道,真是不管什么时候想起来,都仿佛是顶级的享受。

  更不用说有些食物似乎还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了,有时会想,是谁想出的这样一种设定呢?还是说,它们就是家人为团聚而预设的伏笔吧,每一年都牵引着只身在外的人不顾一切往家返。而从小到大,我们也总是会为了它们,眼巴巴地盼一整年。

  比如在浙江,它可能就是一碗年糕。虽然大浙江无鲜不成席的饭桌上,醉蟹、油焖笋、清蒸鳗鱼、红烧鱼、酱鸭……都是怎么鲜怎么来,但年糕肯定少不了。许多人家里连糯米粉都是用自家石磨磨出来的,说这样才最细最滑。 那一块块白白乖乖的胖年糕也是怎么做都好吃,和蟹肉一起炒,吃到底恨不得把最后一点点汤汁都盛尽;和红豆一起煮,绵绵糯糯的,香的不得了;或是用猪油煎几块,挂上红糖汁,还能做零食甜点。

  长辈们都笑眯眯地说,多吃点年糕,明年要步步高升啊!小辈们也都是胡乱应着,只管吃得开心。

  其实现在什么技术都有,这些菜在一年中的其他时候要吃也能吃到,但是,哪有在年夜饭的餐桌上吃得过瘾呢?每年最重要的这一顿饭,它们都是第一头牌,很多时候还必须得要全家大小一起来准备。有人负责洗菜,有人负责掌勺,有人负责摆盘,伴随着电视里放的新年洗脑背景音乐,似乎这才是年夜饭应该有的仪式感。

  年夜饭的最大意义也正是在于此吧,根本都不用明说,这是只有一家人才有的心照不宣的默契。不需要有价值连城的食材、苛刻精准的烹饪技艺,就是希望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坐下来好好吃顿饭。也正是这样一种默契和温暖的氛围。其实无论祖国大江南北,在吃年夜饭的时候最期待的一道菜,莫过于收到来自心爱的对方的一句问候。

  盼了整年的一顿饭

  ■ 刘 青


江南游报 舌尖之旅 00004 盼了整年的一顿饭 2017-01-26 江南游报2017-01-2600007;江南游报2017-01-2600001;江南游报2017-01-2600006;江南游报2017-01-2600008 2 2017年01月2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