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卑斯山的雪
礼行天下·名家谈
阿尔卑斯山的雪
■ 李烈钧
车行一路,阿尔卑斯山洁白晶莹的雪峰,如影随形,不离不弃,似乎永远追随你的视线。
欧洲屋脊,阿尔卑斯山脉从法国东南部的尼斯隆起,弧形伸展,贯穿法国、瑞士、德国、意大利、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约200公里宽幅,绵延1200公里。山势高峻,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100多座,海拔2800米以上终年积雪。如此,阿尔卑斯该有多少雪峰?
地球上雪山无数。如果比颜值,阿尔卑斯山有独到的美丽。座座雪峰,除峰巅耀眼的白,还有莲花瓣的层次铺垫,以及众多色彩施施然烘托。覆盖白雪的山尖,阳光下云雾依偎,妩媚夺目;漫着积雪的山脊,如白浪翻滚的裙踞,裙角飘处,是曲线流畅的山峦;雪线以下,丘陵起起伏伏,童话世界的花团锦簇,目不暇接的五色缤纷。
山脚的坡地同时映入眼帘:连片的牧场,绿草如茵,各色野花七彩斑斓;黑白或黄白相间的奶牛悠闲踱步,红瓦尖顶的小屋点缀其间;不知名的湖泊,盈盈水面宝石般的蓝,雪山倒影,如梦如幻……生物色彩跨越季节,自然景观跨越炎凉。我们去看阿尔卑斯山的雪,像是去追赶一个重大节日。
山一程,水一程,登山起点在瑞士的因特拉肯小镇。风景秀丽的少女峰,名字源于镇上的女子修道院。海拔4158米,横亘18公里,遥望宛如少女,银装素裹,长发飘逸,恬静地伫立在山峦白云之间。清晨,阳光隐匿,镇上薄云笼罩,房屋玲珑迷蒙,山岭水汽氤氲。像雾像雨又像风,伴随坐火车登顶少女峰的序幕。
“欧洲之巅”——最高火车站,亦为一绝。登上小火车,木质座椅,宽大车窗,质朴、简洁、敞亮。经典旅游,全程齿轨铁路。铁轨中间的轨枕,装置特别齿轨;火车头多个齿轮,跟齿轨啮合前行。动力强劲,即便大雪纷飞,雨雾冰霜,也把列车拉上48°陡峭斜坡。2008年,这段铁路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铁路修筑于1896至1912年。有7.1公里隧道,穿透两个山峰,在冰河底下通过。良好运营105年,当属世界铁路史奇迹。上山途中,火车在两处隧道里稍停。下车观赏,触摸裸露坚硬的花岗岩壁,透过几扇大玻璃观景。欣喜发现,云开雾散雨霁风停,窗外,是阳光灿烂的冰雪世界。
到站了。顾不上山顶车站的商店、邮局、咖啡厅、研究所、电影院,乃至升降机直上的欧洲最高天文台,而是孩子般喊着叫着载欣载奔,冲向山顶。白雪覆盖一切,抬脚迈去,嘎吱作响,一步一雪窝。少女峰突兀在前,百余米开外,素装伊人,冰清玉洁。脚下,当属峰巅之肩,大片开阔,厚厚积雪,干爽松软,天造地设的广场。当斯时也,率性天真,执着虔诚,痴迷热忱……统统展露无遗。各种肤色的游客,童心大发,雪地上跪着、坐着、躺着,感受天地之寥廓,雪原之无垠,充分领略亲近雪山的欢愉。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这里,天空湛蓝,恍若水洗,仿佛触手可及;空气清洌,荡涤肺腑,有如参悟到内心空灵的造化;满眼洁白,彻底纯净,晃得人睁不开眼睛。雪原矗着瑞士国旗,红底白十字,蓝天白雪间,猎猎翻飞。 色泽鲜艳,正好作为摄影背景。神思飞越,闪出一个意念:贝多芬和勃拉姆斯的永恒,只对人类而言,天地洪荒,真正不朽的,唯有大自然。
雪峰无垠,“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晴空万里时,可纵目远眺德国的黑森林和法国的孚日山。 此刻,白云缭绕飘忽,少女峰手持白练,似高蹈演艺,翩翩起舞。动态盎然,引来欢声一片,照相摄像镜头无数。云以山为体,山以云为依,云是不确定因素。有云才有活力,才有瞬息万变。或浓或淡,忽隐忽现,胜过梦境之迷离。
作为瑞士腹地,伯尔尼地区高高隆起,成为云集雄伟的缥缈莫测之地。其中,艾格尔山、僧侣峰和少女峰是皑皑雪山中璀璨的翘楚。茫茫雪野,少女峰超凡脱俗,更有近旁天文台,如琼楼玉宇,粉妆玉琢的衬托,兼以阿雷奇冰川尽收眼底,勒申谷地深不可测。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阿尔卑斯景观出彩永恒。
几天前,96岁翻译家许渊冲做客央视《朗读者》。老人在中外文学语汇之间自如切换。他说:“人生最大乐趣,在于创造美,发现美。”诚者斯言!如果补充,加上“欣赏美”,这乐趣是否更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