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舌尖之旅

文章导航

  鸡与蛋之间的存在体

  喜蛋的名声之盛,主要还是在江南一带吧。

  特别是南京,如果要说有什么食物,受欢迎程度能与盐水鸭相媲美,那恐怕就非喜蛋莫属了。

  此蛋是孵小鸡而不成的鸡蛋,这一点不会有疑问。但是蛋名,说起来无异,写法却不一。杭州许多人是写作“喜蛋”的,江苏南京人叫“望鸡蛋”,此外还有“旺蛋、毛蛋、照蛋”等叫法。旧时传说,望鸡蛋吃多了会影响记忆力,所以小孩子不许吃,以至于有人便写成“忘鸡蛋”。我以为还是用“望鸡蛋”较为适宜。因为炕房里孵小鸡,到了第八天,必做的功课是照蛋,即取蛋对灯照而望之,将未受精蛋或死胚胎蛋剔出来;到第二十一天,还须再照一次。也就是说,这种蛋是因“望”而得。“旺”和“喜”字虽为人所爱,但称孵不出鸡的蛋为“旺”或“喜”,终是与义不合。

  《随园食单补证》中,已经有关于望鸡蛋的记载,称“囮退蛋”,“囮”有化生、化育之意,化而不成,退为此物。“蛋之囮而不成者,吴人谓之喜蛋。有成形者,有半成者,用酱油煮之极鲜。”作者夏曾传是杭州人,酱油煮倒的确是浙江的吃法。

  小时候总觉得从早春时,街边就有了卖望鸡蛋的小摊,一只蜂窝煤炉,上面架个大号钢精锅或钢精盆,敞着盖。蛋是已经煮熟了的,小火长煨着,一方面保温,一方面也是防变质。

  拣蛋只有一法,就是握在手心摇;敲破蛋壳即被认为买定,不得退换。有人边摇边凑到耳边听,其实用不着,凭手感就能判别,完全没有动感的,便是全蛋;稍有晃动感的,是半鸡半蛋;全鸡的震荡会更大一些。全蛋没人要吃;半鸡半蛋与全鸡,则各人所爱不同。半鸡半蛋在似鸡非鸡之间,给人一种朦胧的感受与回味。全鸡往往毛、爪俱生,甚且鸡骨渐硬;但有人就爱这种野性大嚼的感觉。

  望鸡蛋的名声之盛,主要还是在江南一带吧。可它的同胞姊妹行,茶叶蛋,却曾名震全国。因为农民和个体户成为市场经济的最早受益者,遂造出谣言,道是“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卖茶叶蛋的,亦如卖望鸡蛋的,只须守株待兔似的在街头摆一个小摊,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更遑论发明创造,其收入竟高过造原子弹的尖端科学家,如此强烈的反差,是很有杀伤力的。

  茶叶蛋,或称五香茶叶蛋、五香蛋,其历史堪称悠久。明中期宋诩《宋氏养生部》中就写到茶叶蛋的做法:“用卵微烹击裂,酱油、盐、茶清同在罂,糠火烧透,留经数月。”茶叶蛋煮好了,可以保存数月不变质。《随园食单》中也专列出“茶叶蛋”一条:“鸡蛋百个,用盐一两;粗茶叶煮,两枝线香为度。如蛋五十个,只用五钱盐,照数加减。可作点心。”

  近十余年,人们对于养生之道日益精通,一则地球上开始闹腾禽流感,所以望鸡蛋不卫生、易致病的说法甚嚣尘上;再加上政府以市容卫生为“第一要务”,街头望鸡蛋摊遂渐不多见。

  民间自然的东西,一旦被规范化,便渐失生命力。上至乐府诗词,中至地方戏曲,下至风味小吃,无不如此。


江南游报 舌尖之旅 00011 2017-04-13 江南游报2017-04-1300002;江南游报2017-04-1300004;江南游报2017-04-1300003 2 2017年04月1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