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净化旅游市场的一把利剑
![]() |
诚信,净化旅游市场的一把利剑
■ 翁阳光
近日,有报道称,河北省将于今年建立健全旅游信用信息“红黑榜”制度,作为打击旅游市场各类违法行为、净化旅游市场的一把利剑。一方面,通过适时发布旅游信用信息“红榜”,对诚信经营、信用良好的旅游经营企业予以褒奖和扶持;另一方面,及时公布旅游信用信息“黑榜”,对旅游经营企业违规失信行为和游客不文明行为等典型案例进行曝光和惩戒。通过“红黑榜”的及时发布以及一系列激励措施的大力实施,从而增强旅游市场主体守法的自觉性,实现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众所周知,旅游活动是一项全民参与的跨地区、跨国界的经济活动,多表现为一次性消费行为。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当失信获利大于守信成本时,市场的天平便会失衡,旅游经营企业、旅游从业人员和游客往往会铤而走险,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选择采取种种不诚信行为。
2017年4月27日,国家旅游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不合理低价游”专项整治行动中查处的20起典型案件。通报中,海南省海口新国旅旅行社有限公司以30万元企业罚款、2万元个人罚款,成为此次“不合理低价游”专项整治行动中查处的“不诚信第一要案”。据悉,该公司曾以总计3840元的“不合理”报价,组织了由34名游客参与的“海南三天二晚游”,而这34名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实际人均消费金额却高达15276.55元,几乎是报价的4倍之多。
常言道: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天价海鲜”、“天价房费”的故态复萌、“不合理低价游”的盛嚣尘上,这些日益凸显的不诚信行为,成为导致旅游投诉、争端甚至恶性暴力事件此起彼伏的罪魁祸首。不诚信的旅游行为,不仅阻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更间接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河北省适时宣布建立健全旅游信用信息“红黑榜”制度,通过建立完善的执法检查机制,加强对一线执法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依法治旅的能力和水平,切实营造一个“人人守法律、人人讲诚信”的旅游市场新秩序,净化旅游市场环境,保障旅游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无独有偶,早在今年年初,长白山管委会便发布了《长白山旅游诚信宣言》。《宣言》号召全体长白山人特别是广大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经营场所,恪守“游客为本、服务至诚”的行业理念,坚持“经营诚信、商品诚信、价格诚信、营销诚信、安全诚信和服务诚信”等行业基本信条,从而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为游客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放心满意的旅游环境。
一直居于全国旅游投诉事件风口浪尖的海南省三亚市,近期在诚信旅游方面也是不遑多让。据悉,今年四月份,在三亚市旅游委的指导下,三亚市旅游协会积极开展了“诚信商家”体系建设工作,对体系内大东海、河东、河西、吉阳及周边地区等五个区域共计380多家涉旅商家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排查督导工作,为“诚信商家”体系将要开展的后续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同样作为国内旅游热点城市的厦门,今年五月,市旅游协会也开始着手开展常态化评定“厦门市旅行社诚信服务网点”活动,并将从包括经营、形象、硬件、宣传、服务、诚信、规范等基础领域出发,综合评定出一些旅行社诚信服务网点,作为重点扶持对象。
中华民族历来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推崇诚实守信,并将诚信视为立国安邦之基,安身立命之本。在刚刚过去不久的“2017中国旅游日”主题宣传活动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谈话时指出:“要着力推进文明旅游,加强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创新旅游监管机制,建立健全旅游诚信体系,提升人民群众的旅游满意度。”
我国旅游诚信建设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旅游法制建设滞后、旅游管理体制不完善、旅游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长期存在。想要真正实现旅游诚信,还需加强公民诚信道德教育、加大旅游法制建设、加紧旅游普法和维权宣传、健全旅游信息建设、建立旅游诚信评价和奖惩机制等措施,从而使旅游诚信这把利剑,“上决浮云,下绝地纪”,真正成为净化旅游市场,打击旅游市场各类违法行为,促进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一把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