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下,喝杯茶吧
以前总是分不清茶艺和茶道,学了茶艺之后才发现,艺只是一种表现形式,道却是一个门类的哲学。或者说,艺是给生活添花,道却是生活本身。
坐下,喝杯茶吧
■ 记者/插画 王 珏
在杭州的城郊,有一个很小的茶室,是一个相识十多年的老友开的。茶室不卖茶水,只卖茶叶。去的人喝茶的比买茶叶的人多。我就是喝茶人中的一员。我去也不是为了喝茶而去,每次看着大姐往那一坐,茶壶一提,茶杯一满,再听着水壶里发出“噗噗噗”的声音,我就开始安静地坐在生活里。
老大姐原本不是茶商,照她的话来说,她的一生可以写很长很长的小说,长到她闭上眼就能想起来,却总也想不到头。
有时候,来她那喝茶的人不多的时候,她就会在记忆里取出几片带着苦涩的回忆,和着茶水缓缓地流到杯里。
“母亲死得太早了,我就抱着弟弟一直哭。”
“那个男人说我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我就从山里跑了出来,那时候孩子还小啊,我也真狠心。”
“没有文凭,找不到工作,我就开了家文具店。”
“浙江电视台广告部招人,很多人都比我文凭高,但是我有拼劲,最后我留下来。”
“我想想都难受。”想到这些她就这样说,然后她又乐呵呵地扯着嗓门叫喝茶。
之后,便是我认识的她了,那时候,她三十多岁,我十几岁。她穿着背带裤,扎着两根辫子,在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从此,再也不打两根辫子。如今和她说起这事,她反而不以为然地说,我那时候的打扮,放到现在也是时尚的。
她的茶几下放着厚厚的几沓相册,她有时候拿出来,仔细地摩挲着记忆。然后,问我或者她的女儿好不好看,其实,她也不是很在意我们的回答。
她泡茶和茶楼里的小姑娘泡茶,那可不一样。茶楼里的小姑娘熟于茶艺,却不曾在红尘中历练,茶汤里带着青涩的疏离,而她泡茶,没有章法,却有着世故之后的疲累,于是茶汤便也带着一路同行惜别。
与她喝茶,很热闹,也很安静。
有时候也是她女儿泡茶,小姑娘念的是军校,看上去大大咧咧的,心里却柔软又倔强。大学毕业,她就跟在母亲身边,卖茶叶,也涉及她母亲原本的电视广告行业。许是小时候离了母亲身边,如今呆在母亲身边就觉得很满足。
社会在她的眼里就是母亲走过的路,她踩着母亲的脚步,一点点地走在母亲的记忆里,仿佛如此她的记忆才会饱满起来。
她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我妈,唉,我妈……”
她在茶室外面搭了个花架,花架下面种了很多花,花架上爬着丝瓜藤,好几次,丝瓜还没有长大就被路人掐了,她懊恼念叨几句,然后就找有没有新冒出来的瓜。
她和时下的年轻人不一样,在她身上胶着着她母亲的影子、青春的热情和对生活的不确定。
但她是乖巧的。泡茶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她总是有条不紊地,时不时地和喝茶的人聊上两句,这时,你在她身上是看不出年岁的。然后,我也就忘了自己的年岁。
如今的茶商,很多也是后来转行的。
在南山路边上有一家茶馆,卖茶也卖茶叶。这家茶馆已经开了很久,在杭州自助茶馆还遍地开花的时候,它就开起来了。十多年前,与几十块钱泡一天的自助茶馆比起来,这家清茶馆安安静静得有些特立独行。开茶馆的姐姐原先也是媒体人,一个机缘,就华丽转身了。
“别看现在挺好的,刚开始那几个月,没有收到发工资的短信,不知道心里有多慌。”
会在那个年代想着开清茶馆的人,都是有情怀的人。而她用情怀换来了朋友的信任,朋友免费给她提供了开清茶馆的场所。
她喜欢喝茶,各种茶,一杯一杯地去认识,在她的心里,认识一种新茶就是认识一个新朋友。
她的茶馆里,有专门的茶艺师,中规中矩的流程,却总觉得不如听她讲茶来得过瘾。不一样的茶,不一样的香味,不一样的温度,不一样的泡法。
与她喝茶,就像读书,然后重新捡起情怀这个东西。
因为她,我也渐渐对茶有兴趣,不仅仅是茶,还有茶后面的文化。
当然懂茶的,不仅仅是茶商。他,现在是一名琴师。六七年前他揣着两千元钱来到杭州,住在5平方的合租房里。简陋的小屋,茶席却是布置得整整齐齐。每次朋友到访,他都先安静地坐下来,认认真真地泡壶茶,然后品着茶,谈古论今。讲得兴起,老旧的空调吱吱呀呀的声音就听不到了,一墙之隔的嘈杂声就听不见了,窗外的公交站点的报站声就听不到了。
他喜古典文学,说起唐宋诗词,眼里就会发光。偶有诗友来访,那就更是口若悬河。
他也擅抚琴,几巡茶后,他总要弹上几曲。有时候,弹着兴起,便忘了屋里还有其他人。也有时候,来人着实不为他所喜,他便借故弹琴,不再言语。
他很少买茶叶,但是他家里茶叶却很多。一些是朋友知道他喜茶,给他寄来的,一些是来听他弹琴,又觉得空手而来不好意思捎上的。于是,他每次泡完茶还会想一想这茶是哪位好友所赠,然后又是一阵感慨。
他泡茶是极其讲究的,对茶席讲究,对器皿也讲究,各种茶都有相应的壶。不是名贵的壶,但是因为他的细心对待,时日久了,也渐渐有了岁月的包浆,透着温润的光。
这样的他,即使是自己一个人,也是会认认真真泡茶的,然后品着茶,读着诗词,无论光阴。
茶,对于他是生活。
对了,他曾经也是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