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记忆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中国军民奋起反抗,打响了全面抗日的第一枪。

卢沟桥事变:月明芒草戍楼寒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中国军民奋起反抗,打响了全面抗日的第一枪。

  卢沟桥事变:月明芒草戍楼寒

  ■ 翁阳光

  1937年7月7日23时左右,时任中国国民党第29军219团团长的吉星文,正坐在永定河边搭建的临时指挥部,掩卷遐思。抬头望去,只见一弯弦月高挂天边,几只萤火虫扑楞着精致的翅膀,在窗前上下翻飞。吉星文不禁想起当年接到行军命令后,父母星夜送行时,手里提着的那一盏昏黄的油灯。

  浓烈的思乡之念如潮水般向吉星文涌来。正当他提起笔,欲修家书一封时,前线的哨兵忽然撞进门来,气喘吁吁地说:对岸有一队扛着“歪把子”的全副武装的日本兵,声称要借道卢沟桥,进入宛平城,搜查一名“失踪”的日军兵。

  有着多年抗战经验、深谙日军奸伪的吉星文,一听到哨兵的汇报,便觉得其中大有蹊跷。

  原来,在占领中国东北,一手炮制了伪“满洲国”之后,丧心病狂的日军便企图将魔爪伸向燕山以南的广大的华北地区,阴谋策动所谓的“华北自治”,蚕食中国领土,从而实现其控制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进而称霸世界的狼子野心。从1936年5月开始,日本便大举增兵华北,以卑鄙的手段占领北平的南大门——丰台之后,便将位于战略要冲的卢沟桥,作为下一个攫取的目标。

  当时,北平的东、南、北三面门户已经被残暴的日军所控制:北平东面,是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及其统辖的伪保安队;南面,日军强占丰台,并不断逼迫中国军队撤离;北面,是部署于热河和察东的关东军一部,以及驻扎在西北面的由关东军实际控制的4万伪蒙军……此时的卢沟桥,成为北平对外求援的唯一一根救命稻草,战略地位至关重要。

  吉星文暗自思忖:连日来,在永定河边集结的日本军队越来越多。他们不断侵扰当地驻军,制造事端,频繁进行军事演习。7月7日下午,日军更是在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与大瓦窑之间进行荷枪实弹的攻城演习。此时以搜查“失踪”士兵为借口,意图通过卢沟桥进入宛平城内,其占桥攻城,截断北平与南方各地来往,控制冀察当局,使华北完全脱离中央政府的险恶用心,昭然若揭。

  吉星文当即严词拒绝了日军的无理要求,并第一时间命令手下所有驻军,提高戒备,加强巡逻,以防日军猝然偷袭。而就在此时,日军已集结了大量兵力,对宛平城形成包围进攻态势。

  夜幕逐渐褪去,东方现出第一抹曙光,静谧的永定河边,几丛芒草顶着微绽的芦花,在一抹曙光的打照下,显得瘦削而坚毅,芒草丛里的鸣虫,在清冽的微风中,吟唱着悲壮的调子。吉星文望着熹微的晨光,深感一场暴风骤雨即将来临。

  凌晨5时左右,日军突然对驻守在卢沟桥畔的中国守军发动猛烈炮击,一时间炮声隆隆,硝烟滚滚,冲天的火光将天边的云彩染得彤红。吉星文当即命令前线官兵:“坚守阵地,坚决回击,坚持抗战到底!”并亲自挑选出150名精干人员,每人带步枪1支,手榴弹2枚,大刀一把,组成抗日敢死队,几经厮杀,夺回了被日军占领的桥头堡,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的打击。

  古老的卢沟桥,目睹了赤县神州由盛及衰,由衰及盛的沧桑巨变;数不清的狮子造像,见证了中华民族武装抗日,保家卫国的伟大决心。

  温良仁厚的华夏儿女,自古以来便主张以仁爱治国,却同样有着以大刀和枪炮,来捍卫国家荣辱、捍卫民族存亡的意志和决心。过去如是,今天如是,将来亦如是。


江南游报 记忆 00005 卢沟桥事变:月明芒草戍楼寒 2017-07-06 江南游报2017-07-0600007;江南游报2017-07-0600008;江南游报2017-07-0600009;江南游报2017-07-0600012 2 2017年07月0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