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华蕡实
![]() |
![]() |
![]() |
![]() |
![]() |
桃华蕡实
■ 苏晓晗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诗经·周南·桃夭》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奉化溪口,放眼望去,窗外郁郁葱葱,又到万物荣华的季节。此时剡溪潺潺,硕果累累,真是夏日好时光。在这日光慵懒的午后,或是溪风徐徐的夜晚,如几卷书画在手,无论懂不懂画艺,都会觉着这纸绢上的盛夏果实,水活石润,婉丽清幽,与周边自然空濛的景致也会融为一体。笔墨在手,氤氲入怀,这夏景化作纸上浓淡不一的线条,仿佛一首有形的诗歌。
追求生命的长久和生活的幸福美满是人们共同的美好愿望,这种生活理想与意识表达也必然地反映在文艺作品中,桃子作为仙品,是人们生活理想的象征和精神表达,其寓意愈加显明。在古典名著《西游记》里有关于食用蟠桃能够长寿的精彩描写。以“桃”为题材的中国画作品人们亦并不陌生,我国历代画桃的画家也有不少。远的如元代的钱选,明代的沈周、唐寅,清代的叶欣;近的则有任伯年、虚谷、吴昌硕、齐白石、陈半丁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寿桃视觉文化。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河北美术学院终身教授王奇先生本是一位牡丹画创作高手,2008年,其所创作的牡丹画作品被北京奥运组委会收藏。他画牡丹以意为先,画风严谨,设色细腻,所作牡丹花朵丰满多姿,映照顾盼,形神兼备,天趣盎然,色彩艳丽而不流于庸俗;牡丹之叶则纯用墨,用线清晰,浓淡见笔,意向深远,不失文人的书卷气。画牡丹,难的是如何在表现其端庄绝伦的气韵的同时,避免流于俗艳和粗鄙的格调,画“桃”同理。此季,王奇先生应甬商藏家所作二十幅“桃”主题作品,其在吸收吴昌硕、齐白石等前辈的基础上,将画“牡丹”之法融合变通,更加注重笔墨的情韵,浓淡干湿虚实相生,桃与枝叶在章法上开合有致,灵动清妙。作品的构思立意、笔墨表达,将传统文化与文人绘画紧密结合,传递出了人们的美好意愿和与时代共同进步的精气神。
桃华蕡实·王奇 画桃主题作品展
奉化溪口剡溪画院
展览时间:2017年7月25日-8月8日
展览地址: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桃源路123号
人物名片
王奇,1954年生于北京,全国著名书画家、特级美术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河北美术学院终身教授、九州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美术教育研究会理事,浙江开明画院、浙江现代画院特聘画家等。200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家协会首届中国画高研班,师承郭怡孮、姜宝林、张立辰、霍春阳、郭石夫等先生。
近年来,《浙江日报》、《美术报》、《洛阳商报》、《江南游报》、《精英汇》杂志、《观照》杂志、《城市之间》杂志、《财富世界》杂志等主流媒体刊物多次介绍其个人专题,其作品多次在全国大型美展中入选、获奖,并被国内多家美术馆、画廊等专业机构及社会名流收藏,深受画坛内外的关注与好评。
参展经历
★2017年,“普济放怀——刘一丁、王奇、纪乃连中国画作品展”(福建永春);
★2016年,作品《山幽水阔》应邀参加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不朽的记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全国书画邀请展”(北京);
★2016年,作品《山居图》入展美术报中国山水画创作大赛优秀作品展,获“中国山水画百家”荣誉称号(杭州);
★2015年,“风清花雅——王奇国画诗意小品展”分别在精英汇艺术中心(杭州)、中国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洛阳)、河北美术学院美术馆(石家庄)举行,广获好评,美术报、江南游报、洛阳商报等专题报道;
★2014年,作品《山瀑图》作为封面入编中国美术学院教材《艺术品市场案例分析与投资指南》(中英文对照版);
★2013年,为浙江电视台题写教育科技频道宣传语并被收藏及广泛应用;
★2008年,创作的牡丹画作品被北京奥运组委会收藏;
★2007年,获河南省艺术教育“百位名师”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