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舌尖之旅

文章导航

  虾籽酱油里苏味长

  虾籽酱油这一味,是苏帮菜的独到之秘,别的地方很少见。这种精工细作的佐料的“鲜”,是虾籽的甜鲜和酱油的咸鲜的组合。要做好并不容易。非水乡,无那么多的带籽鲜虾,不能做;非食不厌精的区域,也不能做。

  传说苏州烹饪协会有家开设在隐蔽小巷里的餐厅,有老前辈在那里吃过虾子酱油蘸白切肉,这也是一道苏州家常菜,并不算希奇的。他吃到嘴里才知道为什么这道菜会“家常化”,白肉薄,虾子略微带点甜鲜,加上酱油的厚重,口腔里弥漫着的是食物的基本味道,可是又有回旋余地。这么好的味觉享受,又不复杂,只要你家有好的虾子酱油,一切动物食品都可以照样处理。

  几乎会以为虾籽酱油是成品,苏州也确实有专门的此类品种出售,问过美食家,才知道,这种成品是多么地不合格。但凡有点耐心的人家,都会自己制作,因为这道佐料,很可能是夏天的恩物,任何白切荤菜里都可以添加一些,不用大费功夫。熬上不咸不淡的头抽,将虾籽大把放入,一开,等待虾籽浮起来就成了。也有人会往里面添加黄酒和姜的,因为都不会存放太久,是夏天菜肴的常备品。

  初夏,带籽虾上市,比较厉害的主妇都会一虾三吃,虾籽拆出做酱油;虾仁清炒;虾脑拿出来做汤。不是水乡城市的区域,一般对付虾都是囫囵吞枣,可是苏州不会,因为拆虾几乎是日常的做菜伦理,虾虽小,可是各部分质感完全不同,当然要拆开制作。

  虾籽酱油,普通人家吃早餐,用它来蘸白煮蛋和油条,又简单又实惠,是古城特有的清爽味;到了更殷实的人家,初夏的餐桌上,则多了一道虾籽酱油蘸元蹄,应对外面变来变去的口味的喧闹。

  实在是买不到合适的虾籽酱油,可以买些采芝斋的虾籽鲞鱼,用大量的虾籽裹上鲞鱼,装在红色的小盒里出售。虾籽使原料不再枯燥,无论是滋味还是质感,仅仅添加了这点东西,就多了很多回转余地。蒙上了一层黄色虾籽的肉类,吃起来不再简单粗暴,而是细腻讲究,这大概是虾子酱油的点金术。


江南游报 舌尖之旅 00013 2017-07-27 江南游报2017-07-2700011;江南游报2017-07-2700012;江南游报2017-07-2700013 2 2017年07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