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品江南

文章导航

苏州:一盏清欢

  斜倚着游栏,一阵凉风吹走了些许暑气,红色的灯笼轻轻的摆着。游船驶过,河里的水拍着堤岸,没有人声鼎沸,只有轻轻的流水衬着远处飘来软软的苏州评弹。

  这是我对苏州的印象,像品一杯洞庭茶。

  苏州:一盏清欢

  ■ 记者 王 珏

  想起周作人有一段话,“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同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如今,我看着这苏州老城里的潺潺流水,仿佛流淌过了无数的悲欢离合。

  我想象着,苏州这千年的飞花,在时光的沉浮中,风干成了一撮古茶,这绕城的河啊,用了多少的春夏秋冬去将它润泡。我与她相对而坐,从起杯的青涩到最后的澄澈,用一个轮回的时间,去品这盏清欢的万种柔情。

  “茶味水骨,水为茶神”,在苏州古城这盏清欢中,茶,是溢翠流全的田野,宁静安祥的水村,更是园林野台楼阁太湖之美景。

  苏州古城里,小桥,流水,人家,这般清新宁静是从古城骨子里传出来的,苏州城到处是桥,五步一登,十步一跨,谁也搞不清一路上经过多少座桥。在苏州城大概有桥三百,在水陆频繁割据的地方飞起一道道彩虹。

  桥是了解姑苏风土人情最好处,伫立桥头,看傍水人家,绿树掩映。这里的桥是通过,也是挽留。水巷女子在河旁浣衣,一杵起落声音远远传来,慢了半个节拍,如空谷回音,使人恍如隔世。苏州姑娘相伴而行,一声声软言细哝,万种风情衬着琵琶盘扣的雅致古朴,一级级石阶走过。若有似无的苏州评弹不知唱的又是哪一对才子佳人的命运,顺着风落在河面上,荡起悠悠的想象……这就是苏州古城的桥,桥走多了,生命的步伐慢慢地就从容自在了,所以这杯茶是悠哉游哉的,随她茶叶沉浮,随她波光潋滟,随她馨香满溢,随心岁月静好。

  苏州城最让人难忘的是水巷,房子一幢幢清水出芙蓉般在河边亭亭玉立着,河水像是优美的舞步,走在这样的水巷,步伐就像在跳舞。每天看到河里的是来来回回的船,甚是一番热闹。闲下来,安安静静对着窗外的水和天读书,读唐诗“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读宋词“过尽千帆皆不是”。只是,苏州水巷里的河上没有帆,只有橹,那就改成“过尽千橹皆不是”吧。

  水巷还有低低的河埠和高高的风火墙,还有石库门,石井和河畔人家……那都是一道道优美的风景。

  踏进苏州小巷,人们会感觉一种静,一种深入心灵的静。即使是在这样的炎炎夏日,她也少了一份浮躁之气,多了一份清幽之气。这种清幽之气,来自小巷里散发着清韵的青石板,来自小巷里简洁的石库门,来自小巷那“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古民宅。这清幽之气由来已久,有从许多宋版线装书飘逸而出,有从明清青花瓷里盘旋而至,有从时光遗落的青苔古树里散发出来的。

  夜里苏州古城又是另一番景致,千家灯火汇集的又是别样的河流。

  一日的辰光,一盏轮回的清欢。

  苏州古城是茶,那么苏州的柔情就是那泡茶的水了。苏州自古以来就是许多文人墨客笔下的仙子,每天清晨亦或者傍晚传来的寒山寺钟声宣告着一天的开始与结束。不是豪迈,不是粗粝,不是雄壮,苏州就像她们的方言一样,温柔、婉转。在这样的柔情浸润下,这盏清欢就如洞庭茶一般,清丽,淡雅,令人回味。

  茶成就水,水包容茶,茶因水而重生,水因茶而丰润。用这来形容苏州古城和苏州的人恰到好处。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入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有品过的茶都会弥漫在岁月里,所有读过的人间沧桑都会翻腾在记忆里,所有看过的琳琅风景都会沉积在生命里,一些渐行渐远,一些相伴一生。

  苏州,一盏清欢,品风月年华。


江南游报 品江南 00003 苏州:一盏清欢 2017-08-03 江南游报2017-08-0300006;江南游报2017-08-0300002;江南游报2017-08-0300010;江南游报2017-08-0300009 2 2017年08月0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