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记忆

文章导航

一阵惊雷卷飓风

  1945年8月9日,一颗代号“胖子”的原子弹在长崎爆炸,约8万人当场死亡

  一阵惊雷卷飓风

  ■ 翁阳光

  有位高中同学,对军事颇有些研究,可称得上是一位军事拥趸。去他家串门时,总能看见收纳柜里摆满了各种军事收藏,像等待检阅的战士般,一字排开。兴致起来的时候,他还要一一给我介绍一通。在他眼中,每一件藏品都有它们自己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纠缠着一些斩不断的过往。

  可以这么说,人类自诞生伊始,便具有了情感;有了情感,便会起矛盾;起了矛盾,便要诉诸口舌,诉诸拳脚;而当口舌和拳脚皆有所不及时,兵器便张牙舞爪地跳上台来,成为人类自相裁决的刽子手。

  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终结,热兵器时代的发轫,人类愈来愈懒于控制自己的情感,转而依赖于通过武器,以解决各种或大或小的矛盾。直到有一天,当人类完全失去了控制情感的能力,兵器便将一跃成为了人类命运的主宰。

  1945年7月26日,二战步入尾声,美、英、中三国联合发表了“波茨坦宣言”,以敦促苟延残喘的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就在一个多月之前,在美国人迹罕至的一片沙漠里,突然升起一团高达10000英尺的蘑菇状烟云。全世界第一颗原子弹便是在这里试爆成功。

  然而,日本并没有打算乖乖接受“波茨坦宣言”,反而幻想着举全国之力,做最后的挣扎。

  8月6日,气急败坏的美国政府为了迫使日本迅速投降,让大家知道谁才是真正的世界老大,毅然决定向广岛市内投下一颗代号为“小男孩”的铀弹。

  “小男孩”在距地面580米的上空被引爆。在一阵令人眼花目眩的强烈闪光之后,广岛上空随即发出山呼海啸般的爆炸声。顷刻之间,整个城市被突然卷起的巨大蘑菇状烟云和数以百计的冲天火柱所吞噬。广岛瞬间化为乌有。

  就这样,广岛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城市。而广岛市24.5万居民当中,有超过20万人,全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便一命呜呼。

  让美国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得知广岛被一颗威力巨大的炸弹夷为平地之后,丧心病狂的日本政府非但没有接受“波茨坦宣言”,日本军方甚至还在幻想:日本军队士气高昂,数百万军队渴望打仗,即使政府宣布停战,他们也将拒绝投降,死战到底。

  一脸错愕的盟军只好做进一步打算,想通过持续轰炸,彻底摧毁日本政府的抵抗决心。而此时,在美国的装备库里,只剩下最后一颗原子弹了。

  如果这颗原子弹发生意外,没有爆炸,或者被日本军方截获……

  如果这颗原子弹爆炸了,但日本依然决定做困兽之斗……

  投与不投?投向何方?一时成为美国人的心头病。

  在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和权衡后,美军还是准备对第二目标小仓进行投弹,而长崎,只是作为备选方案。

  8月9日凌晨3点39分,"博克之车"装载着"胖子"向日本小仓飞去。此时,小仓的居民正在做着美梦,全然不知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已高悬项上。

  “胖子”在小仓上空几出几入,身旁是厚厚云层,脚下是滚滚浓烟,却始终无法找到瞄准点,只能提高飞行高度,以此躲避地面防空部队发射的密集炮火。

  一阵忙乱之后,飞行员决定舍弃小仓,改为轰炸长崎。

  10点28分,飞机抵达长崎上空。此时,长崎的上空也是布满云烟。

  老天似乎有意眷顾小仓、长崎数十万无辜的苍生。

  “改用雷达瞄准,准备投弹,返航。”在多次冲入云层寻找目标未果之后,飞行员毅然决定改变策略。

  10点58分,随着一颗红色的按钮被按下,这颗代号为“胖子”的钚弹,脱离“博克之车”,飞向长崎。

  “胖子”在离地高度503米处被引爆,同样是一阵白光与巨响之后,8万多长崎人民瞬间化为尘土,60%的建筑物被夷为平地。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结束。

  同学对我说,如若日本从未发起过这场战争,广岛、长崎数十万无辜百姓也许不会惨遭屠戮;如果日本能够及时接受“波茨坦宣言”,无条件投降,世界上也许会多一些会心的笑声。

  然而,历史终究是历史,谁也不能删改半个字。

  历史存在的真正意义,不是让我们对过去耿耿于怀,裹足不前,而是要教育后来的人们,汲取教训,更加努力向前看。


江南游报 记忆 00016 一阵惊雷卷飓风 2017-08-10 江南游报2017-08-1000003;江南游报2017-08-1000006;江南游报2017-08-1000007;江南游报2017-08-1000009;江南游报2017-08-1000008;江南游报2017-08-1000012 2 2017年08月1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