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舌尖之旅

文章导航

  吃外卖

  其实这不是现代文明才有的产物:早在宋朝时,中国人普遍由一日两餐变三餐。吃得多了,老百姓赶不及下厨,像都城汴梁这样繁华风雅的所在,就流行消夜外卖。叫了消夜,熟的店铺就拿食盒、掌灯笼,穿街过巷送来,杯盘俱备;如果再熟一点,餐具和食盒都能留在府上过夜,白天再来拿。

  我听朋友说,四川担担面,最初也是上门外卖的做法:货郎挑担子,一头搁着锅,一头备着汤、作料、面和肉臊子;哪家太太们打麻将到后半夜,饿了,出门叫一声,当场煮罢面,下肉臊子和作料,热腾腾端进去。好吃不好吃另说,这场面听着便馋煞人。

  我现在在外面吃饭时,出去吃馆子若吃好了,就会得寸进尺地问:“你们有外卖送吗?”

  我在家小区附近购物时,看见小区偏门有一个面馆子,貌不惊人,灰乎乎像个没睡醒没洗脸的坐班族,只门楣上“无名面馆”触了我情肠——我在许多推崇本地“扫地僧”级别隐士小吃店的帖子上看到过这家——于是推门进去。店堂不大,略暗,老板和桌椅一样方正、色蜡黄、泛油光。但端菜上桌,才觉得人不可貌相。

  凉面,煮好电风扇吹凉得很像样子,面筋道,舌头能觉出芝麻酱的粗粝颗粒感,很香。

  一份豆皮,炸得很周正,豆皮香脆,糯米柔软,油不重,豆皮里除了常见的笋丁、肉粒和榨菜,甚至还有小虾肉碎,咬上去脆得“刺”一声,然后就是口感纷呈,老板说是“为了上海客人爱吃”。

  一个吊锅豆腐,用腊肉烩豆腐干,豆腐先炸过,表面略脆,再烩入了腊肉风味,汁浓香溢。

  吃完结账,老板也不好意思似的:“店里环境是不好,不过我们有外卖!”就给了我一张名片,指指电话号码。

  以后我打电话叫外卖,有时会这样:“今天要一个杭式拌川,一份猪油渣……还有什么?”

  “有羊肉面、粉蒸肉、玉米汤、辣子炒肉……”

  “那要一个粉蒸肉,一个辣子炒肉、一个玉米汤……”

  老板便打断我:“这么多,你吃不掉!听我的,一个炒肉就可以了,我再给你配个。”

  送来了,老板隔着塑料袋指:“这瓶是绿豆浆。”

  “绿豆浆?”

  “嗯,我自己弄给自己喝的,很清火!很好喝的!”

  “你菜单上没见过这个啊。”

  “嗯,我自己做来喝的。我们自己吃的。卖,一天就卖完了。”

  “那怎么算钱呢?”

  “算我送的。”

  以上都有了五六年了,而眼下,“饿了么”、“派乐趣”、“百度外卖”、“美团外卖”等互联网订餐平台纷纷开启“烧钱模式”,跑马圈地,抢占市场。这成了举步维艰商家的“救命稻草”,餐饮业一扫阴霾,开足马力,强势逆袭。

  除了菜品本身的属性限制外,品牌餐饮的顾虑还有“短平快”的互联网外卖会否对品牌造成损害。一些已有百年历史、全国知名老字号的品牌价值不仅体现在菜品上,还体现在建筑文化、餐饮文化。一定程度上讲,他们做的是餐饮文化,消费者选择春和楼也正是看重于此。不亲自到饭店,是很难感受到这种文化的。

  但我还是挺怀念那几个老板或亲自或让小工上门送外卖的店家,只是因为有股浓浓人情味儿在。


江南游报 舌尖之旅 00010 2017-08-24 江南游报2017-08-2400011;江南游报2017-08-2400012;江南游报2017-08-2400013 2 2017年08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