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专题

世界首个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在贵州成立

  五大洲二十六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共聚一堂

  世界首个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在贵州成立

  ■ 记者 鲁佳 谢丹怡

  8月15日,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成立揭牌仪式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举行,标志着由中国发起、全球第一个以山地旅游为主题定位的国际组织——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正式成立,联盟总部和秘书处设在贵州省贵阳市。

  大会以“天人合一·健康生活”为主题。由四个板块组成,各类活动共计98项。来自五大洲26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成员嘉宾和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等国际旅游组织代表以及山地生态旅游典型国家(地区)旅游机构代表等出席。

  这是全球第一个山地旅游联盟

  成员来自世界五大洲

  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山地旅游占据世界旅游市场20%左右的份额,在全球旅游发展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国际山地旅游联盟”,英文为International Mountain Tourism Alliance(IMTA),是国际性、非营利性民间社团,由世界主要山地国家和地区的民间旅游机构、团体、企业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国际组织。联盟总部和秘书处设在中国贵州省贵阳市,在北京设立办事处。联盟登记管理机关是中国民政部、国家旅游局。

  首届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会员来自世界五大洲26个国家和地区共111个团体和个人。联盟理事会由35个会员组成,首届联盟主席为法国前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副主席为国家旅游局原局长邵琪伟,秘书长(法人代表)为外交部原副部长、国务院侨办原副主任何亚非。团体会员包括世界山地旅游国家和地区的旅游机构、非盈利组织、涉旅企业、旅游相关咨询机构、旅游专业院校、航空公司、涉旅装备制造企业、户外运动组织等,个人会员有从事与山地旅游有关业务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等。

  国际山地旅游联盟要做的是

  保护山地资源,发展山地旅游

  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的宗旨,是保护山地资源、传承山地文明、发展山地经济、造福山地民众,致力于山地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促进旅游业的国际交往和业务合作,总结推广发展山地旅游的成功经验,促进山地经济、文化和社会繁荣,推动山地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据介绍,今后,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将致力于搭建会员之间对话、交流与合作平台,研究、制定、发布和推广与山地旅游相关的国际标准,研究预测世界山地旅游业的发展动向和评价体系,促进旅游资源、资本、人才等要素自由、合理流动,推广山地资源旅游化管理经验,研究山地旅游服务建设标准体系,开展山地旅游资源评估、市场调查、景气指数预测,发布世界山地旅游业发展年度报告等综合或专项旅游指标信息,开发特色山地旅游产品,开展市场推广,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

  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总部

  为什么花落贵州

  国际山地旅游联盟落地贵州,丰富的山旅资源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发展山地旅游,贵州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山地丘陵占贵州省国土面积的95%,喀斯特地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1.9%。

  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贵州省广泛分布的地貌奇观,有瀑布、溶洞、峡谷、湖泊、森林、花海、温泉等,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15.6摄氏度,使得贵州成为理想的山地旅游的宝地。数百年前,大旅行家徐霞客走进万峰林,就发出“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的感叹。

  贵州拥有黄果树、龙宫、织金洞、红枫湖、舞阳河、兴义马岭河峡谷、荔波樟江、赤水等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花溪、百里杜鹃等省级风景名胜区;铜仁梵净山动植物、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赤水原生林和草海鸟类栖息衍生地和习水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遵义会议会址、从江增冲鼓楼、盘县大洞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贵州被誉为“山地公园省”,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原生的自然环境、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形成了以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交相辉映的丰富旅游资源。凭借得天独厚的旅游禀赋,数百年后的今天,贵州俨然具备了成为世界级最佳山地旅游目的地的可能性。

  随着立体化、全域化交通体系形成,特别是高铁开通,实现县县通高速,贵州真正进入“高速时代”。同时,大数据也嵌入了山地旅游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国际山地旅游联盟落地的黔西南州最为明显。除了天气、门票、交通、饮食等常规信息外,黔西南州还率先推出大数据山地旅游警务。通过智能分析研判,实现对全州主要景区的各种风险隐患的预知、预测、预警、预防,确保安全。

  连续几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的成功举办,让贵州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不断提速,成了中国乃至世界山地旅游的代言人。

  借着国际联盟成立的东风

  贵州发展绿色山地旅游

  如今,贵州的山地旅游发展势头迅猛。近5年,贵州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近25%。2016年,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全省旅游总人数5.3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41.2%;实现旅游总收入5028亿元,增长43.1%。

  去年1月7日,贵州上榜《纽约时报》“2016年全球52个最值得到访旅游目的地”名单,贵州逐渐进入国际国内视野。

  国际山地旅游联盟选择落地在中国贵州,这是对贵州旅游的肯定,更是贵州发展山地旅游的重大机遇。

  贵州省副省长卢雍政在会上表示,当今世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和普遍追求。发展山地旅游,必须践行生态文明和绿色传承的理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贵州将坚持战略思维和目标导向,坚定大生态战略行动,做优旅游长板,做大旅游经济,推动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统筹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以山地旅游发展的实际成效支撑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外国人眼中的十大贵州关键词

  2017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开幕的前一天,围绕绿色发展与山地旅游话题的国际交流对话活动在贵州省兴义举行,国内外嘉宾在此次活动的圆桌论坛环节畅所欲言展开了热烈讨论。

  活动中,主办方公布了由贵州省委联合环球网共同进行的《外国人眼中的十大贵州关键词》调查活动结果。在两周时间里,收集到15个国家和地区的192位各国人士的有效问卷。

  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这十大关键词分别是:茅台酒(89.58%)、大数据(72.92%)、黄果树瀑布(68.75%)、遵义会议(64.58%)、天眼(55.25%)、贵安新区(47.92%)、西江千户苗寨(47.92%)、老干妈(43.75%)、酸汤鱼(41.67%)和北盘江大桥(35.42%)。

  过去很多人对贵州的第一印象是黄果树瀑布,现在是茅台酒,第二印象是大数据,黄果树瀑布已经退居到第三位了,这说明国内、国际的朋友对贵州的了解在不断的深化,从关注自然的贵州到关注文化的贵州、经济的贵州、科技的贵州。


江南游报 专题 00018 世界首个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在贵州成立 2017-08-31 江南游报2017-08-3100002;江南游报2017-08-3100005;江南游报2017-08-3100007;江南游报2017-08-3100008;江南游报2017-08-3100009 2 2017年08月3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