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文明旅游

腕表不是彰显品位的必需

  礼行天下·名家谈

  115

  腕表不是彰显品位的必需

  ■ 李烈钧

  曾有人说:女人看包,男人看表;手腕上不戴表的男人不牢靠。审美很主观,没有对错,难分优劣,但这话对品位故弄玄虚。就像说男人马路上穿西装,不是推销保险就是推销二手房,太极端。

  讲手表,少不了瑞士表。和瑞士的银行、山川、奶酪一样,瑞士手表在世界享有盛誉,是瑞士的象征。城市乡镇、商场店铺、车站码头,可看到数不清款式的手表陈列和五光十色的招牌广告。

  去汝拉山谷,瑞士著名表匠聚集地,看了安静的机芯工厂,长了见识。屋内,一排排特制高桌前,坐着埋头打磨的工匠,戴着特制放大镜,安祥而优雅。窗外,广阔的高山草甸。这偏僻村庄生产的手表,会陈列到世界各地的华丽橱窗。

  齿轮、游丝、表盘、表壳,是手表的基本构成。从手工制作速度看,单人制作一块最简单的机械手表,起码半个月。作坊主说:“组装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角度,都影响手表精准度,全靠技师经验。”不能不感叹手表的精密和复杂。

  山地小国瑞士,没有独有的矿产资源,却成为全球最富有国家之一,有国民性格的因素。瑞士人以固执死磕出名,瑞士钟表则执着于机械表不断创新。用先进材料,开发复杂工艺,譬如升级版的陀飞轮、万年历、月相、两地时,甚至中华年历表。

  机械表和石英表不同,批量产机械表和手工制作又不同,这是瑞士的骄傲。手工制作,绝对是一门艺术。在工厂看百达翡丽的资料片,片中,老技师雕刻全鎏金镂空表盘,一个表盘制作半年。花纹一刀刀刻,审视每一刀,发现细微瑕疵,当即丢掉半成品,另取表盘,重新开始。这项工艺,在1-2毫米厚的表盘上,雕刻0.1-0.2毫米的凹槽,嵌入金丝,清捶打实,再打磨平整或饰以浮雕,呈现生动精美图案。

  方寸表盘,凝聚万物。技术越精湛,精密度愈高。有的机械表,表内744个零件,最小的细如毫发。一位顶级表匠,全身心投入,一年只能制造一只。因此,早年手表非常昂贵,除计时外,用来炫耀身份地位。一些名表,如劳力士、欧米伽、江诗丹顿,都有悠久历史和动听故事。行业推崇“匠人”,真正称得上“工匠”,少之又少。高级制表行业,超凡制表工艺,超越制作层面,致力于艺术追求。

  20世纪,戴在手腕的表普及。我们这一辈普罗大众,戴上国产上海牌手表,之后改善换代,也不过组装的“西铁城”。但瑞士手表一直世界领先。厂家力求功能组合,增加日历、报时、自动上弦等功能,并且微型化。高档瑞士表要三码合一:机芯号,表壳号,保修卡号,三者一致,并能在总公司查得到,才确认此表正宗。

  现在,已进入无需腕表时代,能看时间的计时器太多了。但是,21世纪以来,瑞士对中国的钟表出口却增长近百倍。中国大陆和香港,是瑞士钟表出口第一和第三大目的地。加上中国游客境外购买手表,全世界每年生产的手表,几乎一半被中国人买下。奢侈品柜台璀璨炫目,射灯聚光处,手表和LV、化妆品一样,主要做中国人生意,说中文的营业员,帅哥美女是标配。

  中国游客眼里,瑞士名表有计时功能,更有装饰功能和保值功能。然而,耐人寻味的是,2015-2016两年间,中国大陆和香港钟表进口量明显衰退。资料分析,和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特别是反腐败力度强大有关。豪华手表价值不菲,那位贪官“表哥”,就是昂贵腕表露了馅,被网民人肉落马。

  老百姓青睐的,是美观实用便宜的石英电子表。机械表两天不带就不走了;电子石英表两个月不带,照样精准走动。几年前,笔者在国外,买下性价比更高的“傻瓜”表:不用上发条,不用换电池,不用带着“摇”,只要有点光照,它永动转圈跑。而且,北京时间和格林威治时间,至今不差分毫;再而且,外观大气,酷似名表,呵呵。

  腕表,不是彰显品位的必需;顶级腕表艺术,见识过了,足矣。为啥还带傻瓜表?驾车高速公路,想看时间,瞟一眼方向盘手腕上的表,比看汽车仪表盘时钟,要节省零点几秒,实用。至于劳动致富财力雄厚的大款大腕大咖,喜欢瑞士表,爱买不买,爱带不带,个人嗜好,就无需置喙了。


江南游报 文明旅游 00008 腕表不是彰显品位的必需 2017-09-21 江南游报2017-09-2100002;江南游报2017-09-2100003;江南游报2017-09-2100004;江南游报2017-09-2100005;江南游报2017-09-2100006 2 2017年09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