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专题

文章导航

名家眼中的温州风景

  名家眼中的温州风景

  ——《文化名家看温州》美文摘登

  (十五)

  “东方望远,波涛深处,洞头万顷碧花。三千岁月,两度海禁,繁衍三万人家。金岸(注)卧白沙,半屏(注)听浪鼓,三盘(注)鱼虾。鸥歌嘹亮,珍珠万点,蓝天下。往事飞丹流霞,曾登岛蒋特,如今哈哈。春往耕海,秋来渔事,冬夏满船光华。万众登高崖,创业写历史,千秋佳话。多情青山斜阳,惊艳新数码。”(注:金海岸、半屏山、三盘岛皆洞头地名。) ——韩小蕙

  名家简介:女,中国游记名家联盟副主席,光明日报领衔编辑(副局级),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韬奋新闻奖获得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十六)

  游览江心屿,重点观赏春城烟雨、海淀朝霞、瓯江月色、罗浮雪影、孟楼潮韵、翠微残照、远浦归帆、沙汀渔火、塔院筠风、海眼泉香等传统十景,虽说纯美雅致,但看的是“小家碧玉”。江心屿现有了长达4000多米的云水河和以“共青湖”命名的美丽湖泊,如今是江中有江、湖中有湖、岛中有岛、园中有园的大美景致。游客不仅观赏“小家碧玉”,还看到了“大家闺秀”。 ——张纯洁

  名家简介:男,中国游记名家联盟副主席,专栏作家,著有散文集《路上》、旅游心得集《旅游新论》。主创编辑、出版散文游记《行吟楠溪江》《风情温州》《恋上温州》《千面温州》等。

  (十七)

  在这个浙江最南端的县份的山水间行走,真如走在画中。山阜相属,含溪怀谷;岗峦纠纷,触石吐云;左右青霭,表里紫霄;路转峰回,好鸟呼名。果然是一步一景。不经意间一抬头,就会看到一座座风格卓异的廊屋式的建筑镶嵌在崇山峻岭之间,那便是廊桥了……

  一座桥与历史、与文明的关系也像它的隼铆结构一样,契契如如。桥与人的亲和力无处不在地体现着,人成为桥的风景,桥成为人的风景。

  ——何香久

  名家简介:男,中国游记名家联盟成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会员、电视剧《焦裕禄》编剧。写诗,写小说,写剧本,也写学术论著。获国家图书奖、飞天奖一等奖、金鹰奖、五个一工程奖等。

  (十八)

  被秋风扫地出门,雁南飞,从贝加尔湖到南海,太远的路,扑扇的翅膀,疼痛欲裂。

  途中发现一座山,山顶有湖泊,如同一只高高举起的碗。水里有鱼虾,水边有芦苇荡,可供觅食、栖息。大雁们总要小住几天,补充体力之后,飞向终点。

  我来到著名的雁湖,不仅听见雁鸣,还听见风声。风中仿佛有一支啦啦队,在喊着:“加油,加油……”你没听见吗?但我相信大雁一定听懂了。

  ——洪 烛

  名家简介:男,中国游记名家联盟成员、中国作协会员。曾获中国散文学会冰心散文奖、中国诗歌学会徐志摩诗歌奖、老舍文学奖散文奖、路遥青年文学大奖、2008年中国散文年度金奖。

  (十九)

  三百里楠溪江,缱绻妖娆,原始自然,以诗词为姿容,呈现出世上最美的韵律。江边,总有一棵长了几百年的树,冠盖如荫,遮出一地清凉。江中,有锦鳞戏浪,扁舟横渡,即使闭上眼,也能感到涓涓细流,淌过心头。作家汪曾祺曾说,嫌九曲溪水程过短,“有点像南宋瓦子里的‘唱赚’,正堪美听,已到煞尾,不过瘾”,这段文字你觉得跟欣赏楠溪江如出一辙。

  ——卢文丽

  名家简介:女,中国游记名家联盟成员、中国作协会员。著有散文随笔集《沙漏的舞蹈》、《温柔村庄》,诗集《听任夜莺》、《西湖诗雨》等。作品曾获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等。诗集《我对美看得太久——西湖印象诗100》被评为杭州市城市礼品。

  (二十)

  和其它城市一样,温州街上的店铺也极多。一间毗邻一间的店铺,里面装裹着自立的勤劳,从起点到终点,然后又是起点与终点,一条流动的河在街面上起伏飘动。第一次来温州的我,在黄昏时分站在街口,抬头望去,心暮然被打动了——宽窄一不,各色的铺面似兄弟姐妹一般紧紧纽连在一起,共同的立在这片天的下面。是牙齿和嘴唇的关系,是手指和手指的关系。这样的情景与在电影里看到的旧时的大上海非常相似。 ——王 飞

  名家简介:男,中国游记名家联盟成员、中国作协会员、陕西作家协会签约作家。出版有《信步南山》《敞开心灵之门》《豁亮》等散文集。曾获冰心散文奖、柳青文学奖,首届旅游散文金奖等。

  (二十一)

  站在村中高处,可眺群峰连绵,村外有河,村内有溪,有山可依,又有水终年流淌,库村就具备了生命繁衍的基本元素。远观,村屋与别的古民居,并无大异,但近看,会发现,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村中小径,悉数为鹅卵石所砌,房子的墙,也以鹅卵石垒成,一幢一幢,颇为壮观。墙缝里,青苔、野草和藤蔓,恣意生长,写满自唐以来,库村的沧桑。

  ——陈富强

  名家简介:男,中国游记名家联盟成员、中国作协会员、浙江省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著有中篇小说集、散文集、长篇报告文学等八部。作品获第四届特区文学奖、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

  (二十二)

  一夜的雨未停,从“灵峰”景区到“大龙湫”距离不是很远。淋在浙沥的雨中,呼着清新的空气,还没进景区心情就非常惬意。树湿湿的,山湿湿的,路湿湿的,人也是湿湿的,连呼吸都是湿湿的。我们一行踏着被雨水淋湿的青石板路,沿途褐色的山崖上呈现出山体变幻无穷的纹路及火山喷发而形成的流纹,那些美丽的纹路就仿佛一群画家在崖石上挥笔泼墨,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就呈现在我的眼中。 ——郭 伟

  名家简介:男,中国游记名家联盟成员、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理事、散文集《行者的足迹》和散文《藏在小巷深处的北京》分别获第四届、第五届冰心散文奖。


江南游报 专题 00006 名家眼中的温州风景 2017-10-26 江南游报2017-10-2600003;江南游报2017-10-2600008;江南游报2017-10-2600005;江南游报2017-10-2600009 2 2017年10月2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