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鸡”地名
![]() |
中国“鸡”地名
◎ 甘建华
我大学时代读的是地理系,尤其钟情旅游地理的文学描写,因而对各地的地名比较关注。丁酉鸡年已经倒计时,且再谈一谈中国的“鸡”地名。
记忆中以鸡名山的,河南信阳鸡公山“青分豫楚,襟扼三江”,海内最为知名。它是全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佛光、云海、雾凇、雨淞、霞光、异国花草、奇峰怪石、瀑布流泉,被列为八大自然景观。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共租界,山上有清末民初不同国别和风格的建筑群,故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每次乘京广线火车穿山而过,我都要翘首仰望,啧啧歆羡一回。虽然从未涉足山麓,山上出产的信阳毛尖倒是喝过几斤。
据说浙江温州市域内,至少有60个含“鸡”的地名,其中鹿城鸡鸣岭的传说有好几个版本。以鸡冠名山者,有陕西丹凤、辽宁凤城、河北承德、吉林梅河口。大连有两处,一在旅顺口,一在普兰店。成都平原西缘崇州市境内的鸡冠山,有我国唯一的鞍子河大熊猫自然保护区,2006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自然遗产”称号。湖南耒阳市夏塘镇与南阳镇交界处,淝水之滨有一座鸡冠山,其南面有一座鸭婆山,民间流传有鸡公、鸭婆比高低的故事。
鸡尖山分布在云南玉溪、楚雄、四川资阳、福建三明。鸡足山似乎只有一座,位于云南大理宾川县境内,为中国佛教名山之一。明代徐霞客曾两上鸡足山,编撰第一部《鸡足山志》,赞其“器观尽收今古胜”“实首海内矣”。抗战时期,徐悲鸿亦曾赋诗:“灵鹫一片荒凉土,岂比苍苍鸡足山。”
鸡鸣山则有河北张家口、浙江杭州、衢州和义乌、广东兴宁、安徽合肥、河南焦作、福建宁德、山东济南、吉林九台。南京玄武区、安徽马鞍山、茂名滨海新区、苏州虎丘、南昌城西都有鸡笼山。这些地方都已成为著名或非著名旅游景区。
“天上金鸡一声叫,地下玉鸡次声鸣。”我国电影界最权威、最专业的奖项是金鸡奖,宁波北仑、广西凭祥、广东乐昌、清远、安徽霍山、浙江瑞安、陕西宁陕、湖北松滋等地都有金鸡山,闻名海内外的是福建金鸡山。
四川雅安金鸡关被称为“威震西南第一关”,1950年代修建川藏公路的起点,既成为连接内地和遥远西藏的交通大动脉,也是成都方向进出雅安的必经之路。金鸡是传说中的一种雄鸡,其实就是红腹锦鸡,羽色华丽,头部、脚部、上体皆呈金黄色,是驰名中外、中国独有的观赏鸟类,主要分布在甘肃和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作一首打油诗《金鸡报晓》:“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来,扫退残星与晓月。”这首诗看似俗不可耐,口气却又不同凡响,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得出来的。
以鸡名市的有三处,首推陕西宝鸡。唐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被迫缢死杨贵妃的玄宗皇帝在陈仓山中,偶闻石鸡啼鸣而脱险,因此赐名“宝地神鸡”。陈仓山位于宝鸡县马营乡南侧,有“鸡峰插云”胜景。汉辛氏撰《三秦记》载:“太白山有陈仓山,山有石鸡与山鸡之别。赵高烧山山鸡飞去,而石鸡不去。晨鸣山头,声闻三里,或言是玉鸡。”春秋时,秦穆公狩猎得到雄鸡,“得雄者霸,得雌者王”。秦穆公成就霸业后,将陈仓山更名鸡峰山。黑龙江省东南部有个鸡西市,因地处鸡冠山西麓而得名,辖内还有个鸡东县,又有一个鸡林朝鲜族乡。宝岛台湾基隆市旧名鸡笼,最早居住在此的凯达格兰族(ketakalan),鸡笼是其闽南方言译音,加上此地有山形似鸡笼,因而得名。光绪元年(1875)设基隆厅,才把鸡笼改为基隆,寓意“基地昌隆”。明末万历四十五年(1617),“海滨逸史”张燮著《东西洋考》,就有鸡笼社、鸡笼港、鸡笼城、大鸡笼街等记载。
曾走云南昆明,市中心有一座高大雄伟、精美绝伦的牌坊,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东坊临金马山而名金马坊,西坊靠碧鸡山而名碧鸡坊。明末担当和尚曾赋诗曰:“一关在东一关西,不见金马见碧鸡。相思面对三十里,碧鸡啼时金马嘶。”
再说吾乡衡岳湘水,以鸡为名的主要有这样几处。城西蒸湘区离我居所十来公里,有墟场名鸡窝山。清代同治《衡阳县志》载:“涵蒸峰下,二邱相连,东为鸡窝山,鸡窝状其低圆也。”民间流传一则不靠谱的轶闻,说是曾有少年于山间放牧,见山里有一鸡窝,内有一只母鸡金光闪闪,顿起贪念。追鸡时脚被啄伤,怒而将鸡摔死,鸡立时化为金鸡,喜而怀之,售得巨金,但伤口溃烂不止,只得用售鸡款治伤,金尽方愈。1944年衡阳保卫战,国军外援部队在此处激战一天,击溃盘踞鸡窝山上之日寇,这个倒是事实。鸡窝山方圆人家大都姓肖,世为巨姓大族,尤其肖企云一支,民国以来所出文臣武将,代不乏人。
沿322国道西行40公里的衡南县鸡笼镇,也是一个相当有名的集市。清朝道光年间,曾有人在此专营家禽,鸡笼尤多,故名鸡笼街。街区沿国道呈带状分布,湘桂铁路、衡枣高速平行通过,镇内手工业较发达,尤以产皮鞋、藤椅驰名。物华天宝之地自有人物出世,鸡笼街即有衡阳历史上两个文化世家,一为明末清初大儒王夫之父亲的塾师伍定相字学父这一家,一为清末民初名噪岭南、沪上著名金石书画家符翕、符铸、符季立祖孙三代。
雁城东面珠晖区茶山坳镇北15公里,有鸡公山亦名鸡公峰,海拔800多米。说是早在北魏时期即有文字记载,明清以来更有许多名人骚客来山观赏。我做新闻记者时曾经到过那一带,可惜迄今没有读到相关诗文,估计都已流失。这座山因为地理位置特殊,周围的公鸡凌晨一声鸣叫,衡阳、衡南、衡山三县都可以听到,素有“一鸡鸣三县”之称。但与我国同朝鲜、俄罗斯三国交界处,号称“鸡鸣闻三国”的吉林省珲春市敬信镇,则又无法相提并论了。
南岳衡山是天下名山,有朋友问这儿可有“鸡”地名,告之较有名的是麻姑桥下鸡公岩。唐代诗僧大德齐己和尚曾在此闭关潜修,自称“衡岳沙门”,破衲芒鞋,逍遥于山林之间。他与贯休、皎然、尚颜等齐名,传世诗作数量居四僧之首。又与郑谷、曹松、沈彬、廖凝、徐仲雅等当时名士结为方外诗友,时相唱和。其五律《登祝融峰》,王夫之评为“南岳诸作,此空其群”。诗曰:“猿鸟不共到,我来身欲浮。四方空碧落,绝顶正清秋。宇宙知何极,华夷见细流。坛西独立久,白日转神州。”
另有一件趣事颇值一说。新年元旦在黄庭观,见一个小道士与一只公鸡比赛金鸡独立,一连三番五次,公鸡都输给了小道士。公鸡恼羞成怒,拃着翅膀到处扑腾,“喔喔喔”地乱叫,末了又跑到道士跟前,故伎重演,照样落败,让人为之绝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