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诗画浙江

文章导航

谢灵运:
山水诗中的隐与仕

  谢灵运:

  山水诗中的隐与仕

  ◎ 王  珏

  读谢灵运的一生,我总会想到《桃花源记》里的:“忘路之远近”,谢灵运与陶渊明身处于同一年代,却因为世界给予他们的命运不同,以致他们的心中拥有着不同的桃花源。

  “忘路之远近”,有时候只有“忘了”才拥有了。

  谢灵运“忘不了”。他的一生基本处于仕与隐的矛盾之中,他忘不了家族赋予他的责任与期望,即使是在隐居期间也是等待着重新出仕。谢灵运“忘了”,忘了山水诗会给予他另一种成就,他最终没有走到他想要达到的位置,但是在家乡隐居的过程中,他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山水诗,成为山水诗的莫基者。

  谢灵运流传下来的山水诗有40篇,而在这40篇山水诗中有30篇是关于浙地山水的。

  谢灵运的一生,,家族和政治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在他的浙地山水诗中都有所体现。谢灵运的祖上谢安曾隐居东山,谢玄也曾任会稽长史,并且谢家在始宁广有产业,因此谢灵运的隐居地点一直在浙地,在浙地留下了大量的山水诗也不是偶然的了,有深刻的家族渊源。

  出任永嘉太守后,灵运心怀不满,不理政事,纵情山水之间。从此中国诗歌史上有了无数的山水名篇,灵运赋予了这些山水以生命。很多人醉心于山水是一种消极遁世,是对世事无奈的回避与淡漠,而灵运则不同,他的纵情山水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种抗挣,他山水诗中的愤懑和不平难以压抑。《南史》本传评论说:“灵运才名,江左独撮,而猖狂不已,自致复亡。”这则评论把灵运的悲剧全部归结于他的“猖狂”自是为刘宋政权遮瑕,但灵运对政治的不合作态度确实是他最终致罪的根源。

  宋武帝永初三年,谢灵运被排挤出政治权力中心,出任永嘉太守,历时一年整。留下《过始宁墅》、《富春渚》、《初往新安至桐庐口》、《七里濑》、《夜发石关亭》、《晚出西射堂》、《登永嘉绿嶂山》、《游岭门山》、《登池上楼》、《东山望海》、《登上戌石鼓山》、《石室山》、《过白岸亭》、《读书斋》、《游赤石进帆海》、《舟向仙岩寻三皇井仙迹》、《游南亭》、《登江中孤屿》《行田登海口盘屿山》、《过瞿山饭僧》、《初去郡》等二十一首山水诗。

  在上任之前,谢灵运写下一首《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这是他生命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他文学创作的一个转折点。“将夯山海迹,永绝赏心悟。”最后两句有点无奈和愤恨,政治上的无力回天给诗人带来的挫折和伤痛让诗人把全部精力投到了秀丽的自然风光中。于是,文学史上永远地留下了谢灵运这个名字,谢灵运也和山水诗有了扯不断的联系。

  在谢灵运赴永嘉途中,他顺便回了一次始宁老家,然后一路走去,直到永嘉,在途中写下八首山水诗,在永嘉一年,他留下了十三首山水诗,江南的青山碧水给了他创作的灵感,这是他创作山水诗最密集的一段时间。

  《过始宁墅》是谢灵运特地回到故乡始宁时写作的,始宁墅是谢灵运的出生地,也是谢玄当年在谢安去世后见恢复大业不可图而退居之处。谢灵运在《山居赋》写道,“余祖车骑建大功淮肥,江左得免横流之祸。后及太傅既薨,远图已辍,于是便求解驾东归,以避君侧之乱。废兴隐显,当是贤达之心,故选神丽之所,以申高栖之意。经始山川,实基于此。”

  只是,谢玄是功成身退,而谢灵运却是被排挤出京,被迫选择了与山水为伍,抒发满腔的壮怀激烈。

  在自然山水的熏陶下,谢灵运烦躁的心情慢慢平静下来。

  愤懑、孤寂之感慢慢平淡,曾经压抑的心灵在沿途秀丽的山水中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但是他是“忘不了”的,尽管在诗里他一再表达“隐”的想法,但那也不过是得不到之后的自我催眠而已。

  所以,从谢灵运在永嘉留下的山水诗中,我们看到了诗人对于美丽的自然景色的欣赏,也看到了诗中无法掩饰的淡淡的孤寂和哀伤。

  在《晚出西射堂》中,“步出西城门,遥望成西岑”,看到了“连鄣叠巘崿,青翠杳深沉。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这里写的是南方深秋黄昏时的山区景色,青翠杳深沉”准确而细腻地描绘出在苍茫暮色中连绵的群山所呈现出来的特有的色彩,“晓霜枫叶丹”一句意为经过晓霜侵染的枫叶红如丹砂。这四句描写的是,远眺苍茫暮色中连绵起伏的山峦,青翠的山色显得昏暗而深邃,而夕照阳光照射下的枫叶却分外红艳,这清新美好的景色,是一幅很有特色的南国寨秋暮山图。诗人对景色的描写已是炉火纯青,看似随便的几句诗,却形神兼备。

  但在这美好的景色里,诗人一看到“羁雌恋旧侣,迷鸟怀故林”,便想到自己。

  远离京师,远离亲朋好友,不禁悲从中来,“抚镜华缁鬓,揽带缓促衿。安排徒空言,幽独赖鸣琴”。诗人心里真是有无数的孤寂和惆怅,自然山水也不能使他忘忧。

  事实上,在这一段时间里,诗人一直处在一个矛盾当中,既想忘掉一切政治纷争投身山水,又无法真正地忘记政治,无法真正地淡出世事。他远离京城归于山水却又不能够忘怀京城,所谓“心迹双寂寞"在于自我精神的失落。眼前的山水可以用鲜活的语言把它们表现得形象生动,可以在其中渗透自我的喜爱之情,但山水毕竟是山水,而不是自我精神的写照。这种疏离使他真正与山水相拥相栖的时候,山水忽然变得不是那么亲近了。

  由于,无法真正地纵情于山水,无法彻底地走出政治,谢灵运在仅仅一年后,回到了始宁,正式开始他的第一次家乡隐居生活。

  在此期间,他不但留下了《石壁里招题精舍》、《石壁精舍还湖中作》、《田南树园激流植援》、《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从斤竹涧越岭溪行》等五首山水诗,还写下了著名的《山居赋》。江南风光的秀丽多姿历来被世人所关注传颂,更何况始宁是谢安亲自选定的隐居所在,山水更是有其过人之处。以山奇、水碧、溪幽、泉灵、林秀、风暖为特征的浙江山水,让他流连陶醉,肆意游遨,探奇访胜。这样奇异的山光水色极大地触发了谢灵运的创作灵感。

  但是幽静的山水没有留住灵运,平静安宁的生活没有留住灵运,他终于忍受不住喧嚣的政治的诱惑,也忍受不了效仿祖辈建功立业的诱惑,于是在隐居两年之后,他还是出仕了,在宋文帝一再邀请之下,谢灵运又回到了那个充满了名利和权欲的政治圈中,他的第一次隐居生活结束了。

  但仅仅两年,谢灵运再次回到了始宁,开始他的第二次隐居生活。

  在这次隐居的三年时间里,谢灵运的很多诗歌有了孤寂之感,常常慨叹独游无人的落寞。《登临海峤初发强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是谢灵运与惠连、羊璇之、何长瑜等好友所和的诗,诗中描写的景物是临海峤、强中溪等,衬托诗人对惠连等人的怀念之情。其中“淹留昔时欢,复增今日叹”两句感人至深,想起了昔日的相聚之欢,更增加了今日的分离之苦。于是这里的景物描写都沾染上了诗人浓浓的离情别绪,“秋泉鸣北涧,哀猿响南峦”。《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修竹茂林》也是如此,整篇诗作写景兼怀人,情调低沉。诗歌先是写了石门山的险峻,然后写友人远游在外,不能与自己在一起共赏良辰美景,因而深感孤独。《登石门最高顶》还是写石门山,慨叹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与自己一同登高抒臆,最后两句“惜无同怀客,共登青云梯”正是这种情绪的抒发。《发归濑三瀑布望两溪》描写了归濑一带的壮丽景色,反映了诗人浓厚的游兴,然最后仍不免有拥志难宣、独游无伴的慨叹。“风雨非攸恡,拥志谁与宣?倘有同枝条,此日即千年。”《石门岩上宿》写诗人夜宿石门,玩景赏月,想到挚友久去不归,无人作伴,不免有孤凄之感,“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发”。

  由于他没法解决自身对于仕途和隐居的矛盾冲突,他逃向了大自然,大自然本来就是古代士大夫心灵的避难所。只是这避难所并没有消解他的苦闷情绪,他依旧是孤寂压抑。

  再次离开浙江的时候,他便再也没有回来。有时候,我想,如果他“忘路之远近”,会不会更好一些,只是谢灵运便是谢灵运,他有“忘不了”的,也有“忘了”的。


江南游报 诗画浙江 00003 谢灵运:
山水诗中的隐与仕
2018-01-25 江南游报2018-01-2500009;江南游报2018-01-2500007;江南游报2018-01-2500008;江南游报2018-01-2500010 2 2018年01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