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名人养生

潮州首富家里
走出的学问宗师

  潮州首富家里

  走出的学问宗师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先生在为人修学中也有自己的“三境界”。

  01 / “漫芳菲独赏,觅欢何极”

  “漫芳菲独赏,觅欢何极”意为在孤独里思考和感悟,上下求索。

  先生的养生秘诀,在治学中时刻践行着“读万卷朽,行万里路;他的足迹遍及世界,并在其中获得了乐趣。“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身体不好怎么行万里路?因为有了强壮的身体,为了研究一个问题,我可以跑到发源地去考察。1962年,我第一次跑去莫高窟,当时环境很艰苦,但是乐趣无穷,因为我亲自印证了我所知道的东西,而且受此启发,又有新的问题产生了。研究问题要穷其源,‘源’清楚了,才能清楚‘流’的脉络。”饶先生曾说:“行游天下最大的乐趣,就是我从书本得知的东西,在所到的那个地方做了亲自的验证,先生会满意地说,“原来如此”。或者是又受到新的启发,产生新的疑问。回来后就继续査书、研究,追寻问题的结论,可能因为他的求知欲太强。经常忘我地走,忘我地想,忘我地读,忘我地迫寻,但是他觉得这是一种极大的乐趣。

  饶先生白发白眉,颜容清癯,如老顽童般有趣。他曾说:“我的好处是活得长命。”先生宁静的心态,帮他排除掉各种烦恼。保证了内心世界的干净和安定,并将这种“定”用在了做学问上。有人说,饶先生不食人间烟火,安心书斋做学问。其实不然。即便是百岁高龄,先生也并未忘记肩上的重担,仍在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奔走呼吁。2017年6月27日,他不远万里前往法国巴黎,参加“莲莲吉庆——饶宗颐教授荷花书画展”开幕仪式,并与两位老学生:90岁的法国汉学泰斗汪德迈、91岁的德国汉学泰斗侯思孟会面。

  02 /“看夕阳西斜,林隙照人更绿”

  “日愈西下,则其影愈大”,先生认为这是一般人不愿进入的一重境界,因为一般人的精神都向外表露,既经不起孤独寂寞,又不肯让光彩受掩盖,只是注重外面的风光,而不注重内在修养,他们看不见林隙间的“绿”。其实,越想暴露光彩,就越是没有光彩。

  对于各种光环,饶先生总会淡然一笑,“呵,大师?我是大猪吧(潮汕话里,‘大师’与‘大猪’谐音)。现在‘大师’高帽满天飞,太多了。其实大师原来是称呼和尚的,我可不敢当。”无论身处何种场合,说到动情处,他总是眉发伸张,笑声抒怀,意味深长,“我不带徒弟,我干嘛要让人辛苦?我自己折磨自己就够了,不想让别人辛苦,做学问真的很辛苦。”

  “现在的人太困于物欲,心之‘挂碍’其实是他们自己造出来的。”饶先生曾写过一句广为人知的诗,“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以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和追求。“我写心经简介,第一句就是‘观自在菩萨’,‘自在’,就是像观世音一样。‘中流’,在水的中央,说明有定力,有智慧,有忍耐,有六个波罗蜜,就是要保持一种自在的心,是一种境界。”季羡林先生曾倡导“天人合一”,而饶先生则更进一步,提出一个新概念“天人互益”,“一切事业,要从益人而不是损人的原则出发和归宿。”“我们要从古人文化里学习智慧,不要‘天人互害’,而要制造‘天人互益’的环境,朝‘天人互惠’方向努力才是人间正道。”

  03 / “红蔫尚伫,有浩荡光风相候”

  “红蔫尚伫,有浩荡光风相候”为第三重境界,意为无论如何都要相信,永远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在等候自己,只有这样才没有烦恼,自主人生,自成境界。

  关于人生哲学,饶先生曾提出“安顿说”。他认为,“一个人在世上,如何正确安顿好自己,这是十分要紧的”。晚年的饶宗颐先生不再没日没夜地钻研学问,他也开始进入海德格尔所说的那种生活,“人,当诗意地栖居”。直到晚年,饶先生依然步履稳健、耳聪目明、精神矍铄。每每有人问及养生之道,仅一句话:“坐在葫芦里,问者相互猜测,难道这个“菊芦”就是葫芦卖药、猜不透的意思?饶先生摇摇头,笑着说:“是元代诗人的一句话:‘一壶天地小于瓜,清静达观,身心愉悦,自然长寿饶宗颐还说:“我对自己的身体很珍重,就是做学问再投入,要是感到疲倦我会停止;吃东西饱就马上停止,这得自己克制自己。自14岁起,我学‘因是子静坐法’,我早会沐浴和静坐,然后散步,晚上9时必宽衣就寝。”这样,既抒发了胸怀,也锻炼了体魄。

  饶宗颐先生的身上,充分体现着中华文化中的“君子风骨”。他是一位长寿的鸿懦,更是一位快乐的达人。饶先生的长寿养生秘決,给了当代人最好的启迪:养生保健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不能有豁达的心胸和长期保持乐观的心态。


江南游报 名人养生 00019 潮州首富家里
走出的学问宗师
2018-03-01 江南游报2018-03-0100009;江南游报2018-03-0100010;江南游报2018-03-0100011;江南游报2018-03-0100012 2 2018年03月0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