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垃圾围城
抹杀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
别让垃圾围城
抹杀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
◎ 翁阳光
景区面临“垃圾围城”问题,克罗地亚度假岛屿当然并非个案,在世界众多知名景区,多少都存在着环境隐忧问题。国内尤甚。
刚刚过去的“五一”劳动节,游客抱怨最多的,是高速拥堵不堪,是景区人满为患,是脚下本该干净的地面,已经很难找到一片“净土”。
景区垃圾遍布,不仅令游客心里添堵,更为景区生态环境,敲响警钟。好端端的一个节假日,到底是游客的盛会?还是垃圾的“狂欢”?如何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垃圾围城”现象,留住游客心目中的诗和远方?
▶无处不在的提示牌和垃圾桶
环境提示牌和垃圾桶,可以说是所有景区的标配,全国各大景点,无不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提示牌和垃圾桶,以此提醒游客爱护环境,正确处理手中的垃圾。在众多的景区设施中,环境提示牌和垃圾箱可能算不得什么重要设施,却是不可或缺的。可以想象,当一个游客拎着一袋子垃圾,苦苦寻找垃圾箱而不得的时候,会是多么懊恼的一件事。
环境提示牌和垃圾桶在实际的设置和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值得旅游从业者深思的问题。在一些人看来,环境提示牌和垃圾桶的作用,主要在于收集游客在旅行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方便清洁工对垃圾的清理工作。在这种实用主义思想的作用下,大量与环境格格不入的环境提示牌和垃圾桶被生硬地放置在景区的显眼位置,在充分暴露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环境和谐度,影响了人们对美的享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处理不当的提示牌和垃圾桶,对于景区景观设计和游客观感来说,本身就是一件放错位置的“垃圾”。只有那些与景区景观、地域文化无缝对接的旅游配套设施,在令景区设计更和谐、完美的同时,也更能够起到引导游人文明旅游、维护景区卫生质量、确保生态良性循环的作用。
▶隔靴搔痒式的景区罚款
自国务院2006年颁布《风景名胜区条例》并正式实施以来,各大风景名胜区纷纷设置相应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作为风景名胜区内各类活动管理的行政主体和执法主体。从此,开了景区针对不文明行为动辄罚款的滥觞。
乱扔垃圾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轻微失德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而对于景区等公共空间来说,人们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异质性,一些道德水平低下和文明素养缺失的人,难免会“轻率糊涂”地乱扔垃圾。这种图方便省事的心理,却令乱扔垃圾,成为久治不愈的“顽疾”。
通过采取罚款等惩罚措施,提高违规成本,是否能提升社会规范的外部控制力,催生社会文明,有效遏制乱扔垃圾行为?
就目前全国各大景区垃圾围城的现状来看,罚款措施基本可以说是有名无实,难以有效地制止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
社会文明水平离不开公众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的提升,需要发展观念的转变、价值排序的重塑和人文关怀的重振。审慎的罚款可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社会治理手段,仅仅依靠行政罚款,难以打造出一个文明社会,也无法根本遏制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在念景区罚款“紧箍咒”的同时,景区要更多地从人本角度出发,为游客不乱扔垃圾提供更多便利,创造更多可能。
随着旅游这一“幸福产业”的迅速崛起,人们越来越多地选择外出旅游,去寻找心目中的“诗和远方”。然而,当人们亲手揭开“诗和远方”的神秘面纱时,涌入眼前的,却是无边无际的人群和遍地的旅游垃圾。
梁启超曾经说过,“公德”是中国人最缺乏的品德之一。“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公德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文明语言,行文明之事。
然而,在当下景区垃圾围城这个问题上,一味责备国人公德缺失、素质低下,也是于事无补。
公众素质从来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与制度、环境息息相关。当制度、环境、执法等各个方面都做得天衣无缝的情况下,游客的公德缺失、素质低下势必极大改观,垃圾围城现象,也必将从“诗和远方”抹去,一去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