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聊天

文章导航

  阮籍酗酒为哪般

  ◎ 俞剑明

  阮籍是魏晋时代的名士,又是超级酒徒,但他醉酒之意非在酒。

  阮籍位列“竹林七贤”之首,其父阮瑀是“建安七子”之一,曹操当时发布的文书,皆出之其手。可惜阮籍三岁丧父,家渐清贫,阮籍自幼好学,8岁能作文,少年时爱击剑,志向远大。不幸的是他生活在幼帝曹芳在位期间,当时辅政大将军曹爽与太尉司马懿明争暗斗,政局十分险恶。曹爽曾召阮籍为参军,但阮籍察觉曹爽只有匹夫之勇,不是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的对手,便托病辞职回乡。一年后,曹爽果然被司马懿所杀,曹魏政权也被司马氏集团所掌控。阮籍对此闷闷不乐,采取不褒贬是非、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

  但阮籍名声在外,司马懿召他入幕为从事中郎,用今天的话说,即司马懿的秘书,官不大,但权力不小。可阮籍只当挂名秘书,从不起草文件。司马懿每次请他赴会,他都喝得酩酊大醉,以醉酒来掩饰心中的蔑视与厌恶。

  司马懿死后由其子司马师即位,司马师卒,由其弟司马昭接替。司马昭的谋士钟会极有心计,屡屡说阮籍的坏话,司马昭便派他去试探阮籍。阮籍含笑置酒相待,两人开怀痛饮。但钟会问阮籍对政事的看法,阮籍只顾喝酒,不知所云,钟会连问几次,都找不到阮籍的把柄。

  司马昭打听到阮籍有一女,容貌秀丽,便想纳作儿媳,几次派人登门求婚。阮籍自知断然回绝必遭杀身之祸,于是天天沉醉于酒中。媒人来了好几次,每次都见他烂醉如泥,不省人事。这一醉,居然醉了60多天,司马昭只得悻悻作罢。

  古代讲究礼法,父母去世,儿女不得饮酒。阮籍母卒,司马昭派人暗中监视,发觉阮籍照样吃肉、喝酒。有人问他:“你自知以孝治天下,怎么重孝在身还如此放肆饮酒作乐?”阮籍听了,居然神色自若。监视者于是告知司马昭: 阮籍确实是个酒徒。

  朱权在《神奇秘谱》中指出:“籍叹道之不行,与时不合,故忘世虑于形骸之外,托兴于酗酒,以乐终身之志。其趣也若是,岂真嗜于酒也,有道存焉。”可见,阮籍酗酒,正是表达他对司马氏集团大肆杀戮、排斥异己的黑暗统治之不满。那种文人且恐且忧、且避且躲的无奈与痛苦,让阮籍处世一直如履薄冰。阮籍酗酒,既是自我麻醉的良方,也是自我保全的手段。

  阮籍是魏晋时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人物。他创作的82首《咏怀》抒情诗,充分显示了他佯醉中的清醒,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切,那种“以忧思独伤心”的情怀,宣泄了作者内心的积郁与豪放旷达的精神风貌。

  阮籍卒于54岁,他最出名的作品是《大人先生传》,这篇赋体散文写大人先生对儒家礼法之士的反驳,以虱子作比,字里行间透溢出对儒家礼法的讽刺,显示了作者犀利的文风。


江南游报 聊天 00007 2018-06-21 江南游报2018-06-2100007;江南游报2018-06-2100008;江南游报2018-06-2100009 2 2018年06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