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旅游文学

文章导航

泉州石塔

  前些年到深圳华侨城,有个中国名胜微观园,看了又看,居然没有泉州的任何东西,就连举世闻名的东西塔也没有,不由得伤心起来。这是营造者孤陋寡闻呢,还是有意排斥呢?不得而知。无论如何,泉州其他名胜可以不要列入,东西塔怎能被人忽略呢?

  按我以前的认识,我觉得,泉州双塔最是泉州的骄傲,最可见世面。或许泉州太阴柔,古称温陵,所以有双塔出现。双塔是泉州的奇男子、伟丈夫。

  中国尚有许多著名古塔,像西安大雁塔、苏州虎丘塔、杭州雷峰塔。但在我眼里,大雁塔太胖,像一个需要减肥的少妇;而虎丘塔太瘦,让人觉得分量不足,缺乏威仪;雷峰塔则太矮,有点委琐,况且有那么一段名声不好的传说。雷峰塔成了一个封建专制的工具,硬把一个好端端的家庭拆散,把一段甜蜜蜜的爱情摧毁。如此,雷峰塔不免令人厌恶。

  只有泉州的双塔要模样有模样,要分量有分量,要历史有历史,要文化有文化。

  东西塔是宋代的,全身都是石头的,是中国现存的最高大的宋代石塔,而它的前身木塔、砖塔则建于更早的唐代。西塔高达40多米,像一个巨人看护着泉州的万家灯火。传说,有个地方像网,而东西塔像刺一样耸立,网不能罩住,所以泉州城从宋代以来一直繁荣到现在。这块温陵之地,几乎不曾遭受兵燹之苦,人民安居乐业。

  东西塔的塔身有384幅精美的浮雕,每幅浮雕都有一个故事,使塔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还有观赏价值。

  双塔有着丰富的内涵。

  令人赞叹的是塔的建筑,墙、斗、拱、围栏、檐角等通身是石。如果不是石,就不足以体现双塔的刚毅;如果不是石,也很难体现泉州工匠的巧夺天工和泉州建筑艺术的精美绝伦。

  东西塔历经740多年的沧桑,其间有多少风雨雷电地动山摇,却至今完好无损,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如果没有双塔,泉州何来“石头城”的美誉?

  与双塔嫓美的石构造建筑还有洛阳桥,洛阳桥与东西塔可以说是伟丈夫和俏佳人的关系。世人说,站着是东西塔,倒下是洛阳桥。大概意思是洛阳桥是倒下的东西塔,一样雄风犹在。可我更愿意洛阳桥是东西塔的一个红颜知己,一个终身伴侣。就像紫帽山跟清源山是一对儿一样,他们经常在八月中秋的夜晚幽会,地点是鲤城浮桥的笋江,因为他们的幽会,笋江多了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

  泉州是需要一些浪漫的,不能因为东西塔的存在,人都不开化了,像石头一样。何况塔是一种灵性,一种智慧,绝不只是一块石头。

  有趣的是,别的地方的塔都只有一座而泉州塔却是两座,而且有一定的距离,一稍高,一稍低,似一种暗示。不知是佛界的需要,还是人间的需要。

  东西塔如果只是作为一种建筑存在,那么它的价值就不高;如果是作为一种精神存在,其价值就不可估量了。

  其实,泉州是有许多塔还可以上华侨城微景观的。这些塔,有些在海边,有些在山里,它们因城而生,因海而生,在这座滨海之城孕育生长,它们曾经是忙碌的市井十洲人的敬仰膜拜的图腾,现在,它们依然安静地向往来泉州的宾客们诉说着这座城市曾经的辉煌故事。

  泉州南门外还有一座塔,叫万寿宝塔,因为一个传说,后来人都叫姑嫂塔。

  姑嫂塔在泉州石狮市的宝盖山上。宝盖山拔地而起,面向台湾海峡,山巅上姑嫂塔独立凌空。这座塔也是石塔,占地325平方米,高21.65米,八角五层,比东西塔当然小了许多,但是它在泉州有很重要的地位。明朝何乔远的《闽书》记载了姑嫂塔的传说。传说在很早以前,石狮宝盖山下有一户农家,父母过世后,兄妹两相依为命。后来阿兄娶了妻子。妻子非常贤惠,对小姑也非常好。一家三人虽然生活清苦,日子过得却不缺少欢乐。有一年泉州遭遇干旱,五谷无收,百姓生活过不下去,就纷纷逃到南洋谋生。阿兄也跟着同乡到南洋去,从此音信全无,姑嫂两人牵肠挂肚,日夜思念,经常登上宝盖山顶,对着大海遥望,可是每次只能看到一个灰蒙蒙的大海,不见阿兄的归帆。为了能看得更远一些,她们每来一次就扛来几块石头,堆迭起来,年久月深,就成了一个高高的站台。就这样站着站着,姑嫂两人慢慢变成了一座石塔。

  在泉州,石头也有了深情,姑嫂塔人间是泉州最深沉感情的见证。

  泉州的石塔值得一提的还有一座六胜塔。

  六胜塔是北宋建的,落于石狮市蚶江的金钗山上,到现在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这座塔系全部用石头砌起,八角五层,底围约46米,31米高。外形与结构,东西塔差不多,也是由外壁、回廊及塔心三部分组成的。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塔的造塔手法恐怕比东西塔还要繁复,有很明显的时代特征。一千多年,六胜塔饱经风霜,像一枝擎天红烛,放射着光芒,为航海家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引航开道,指引着海峡两岸同胞的亲密往来。

  这座塔照亮海上“丝绸之路”。

  六胜塔下的蚶江、石湖在古代为泉州重要外港,是海外交通繁荣的历史见证。传说,当年六胜塔下有18个渡口,停泊着亚非各国番舶近百艘,海路交通盛极一时。现在,这里又成为大陆与台湾对渡的中心码头,两岸的风情就这样凝聚在一座石塔上。

  浩瀚的海峡和往来穿梭的舟楫,衬托了这座石塔的丰姿。

  以石塔为航标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个奇观,六胜塔和姑嫂塔均为宋元时期泉州港的航标,双塔遥相呼应。无数中外船舶在石塔的指引下乘风破浪,平安地驶进东方第一大港。

  作者简介:

  男,散文家。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游记名家联盟成员、泉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诗集《天上的爱与人间的爱》、《逆飞的荆棘鸟》、《只有你的声音》,散文诗集《紫丁花香》,诗书影集《故乡屋檐下》,散文随笔集《过简单生活》、《做一只快乐的猪》。作品曾在全国文学评奖中获奖10余次。


江南游报 旅游文学 00011 泉州石塔 2018-07-05 江南游报2018-07-0500011;江南游报2018-07-0500015;江南游报2018-07-0500014 2 2018年07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