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诗画浙江

文章导航

廊桥:旅途心安处

  中国有四大古名桥:赵县安济桥、泉州万安桥、海阳广济桥、汴河虹桥。这汴河虹桥是木拱桥,在清中期就已倒塌,但它却永存在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中。在许多个世纪以后,在浙江发现了好几处的廊桥,与汴河虹桥主体结构如出一撤,而且在建造时间上比汴河虹桥早了100多年,比汴水虹桥的蓝本——北宋青州虹桥也早了30多年。

  廊桥:旅途心安处

  ◎ 王 珏

  杭州也有廊桥,就在运河上。那日吃过晚饭,沿着运河散步,在河道的三江汇合处,我看见了它。自然不会是古桥,但也是古色古香的,它温柔地伏在运河上,河对岸是灯红酒绿的繁华,桥上却是微风徐徐的清雅。在这样的夏夜,坐在廊桥上是极其舒服的,温柔的晚风,涟漪的河水,还有不太分明的月光。

  记忆里的廊桥便是这样,或许月光会更加明亮。

  记得著名哲学家西美尔曾说,桥梁只是一个手段,一个抵达对岸的手段,人们上桥,是为了走过去,而不是停留在手段上。而廊桥恰恰相反。

  家乡也有廊桥,村与村,镇与镇之间,相距很远,中途遇到风雨,需要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于是,人们就把凉亭与桥结合起来,成了廊桥。在我童年的时候就大多很残破了,在岁月的侵蚀下,它们如同筚路蓝缕的旅人。我很喜欢去到廊桥上,一来建廊桥的地方大多是山坳的河道上,这里总是会有凉凉的风,再来总会有很多人来上面坐着,聊聊沿途见闻,或者家长里短,儿时的我,对成人的世界和外面的天地充满了好奇,于是廊桥便成了一扇窗口。有时候,坐在廊桥上还可以看到那些孤独的旅人,长途跋涉,满脸疲惫,却满怀欣喜地钻进廊桥,然后舒服地瘫坐在围栏的靠椅上。我就会想象他们曾走过怎样的路。

  长大了,到处走,看过各地的廊桥。畲乡景宁的廊桥,把家族、信仰、民风等安稳的东西都安放在了桥上,手段好像变成了目的。当旅人经过这里,停下来,就好像到了家里,物质的与心灵的。

  那样的廊桥,虽然经过的大多是孤独的旅人,但大概还是很热闹的,因为经常有祭祀之类的仪式在这里进行。而所有的人,无论乞丐还是官员,都要从桥上经过,来来往往。那样的廊桥就是山乡畲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而我见到它的时候,从它的窗口望出去,发现它的木板已陈旧得长了青苔。显而易见,廊桥已经从日常生活里退场,仅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


江南游报 诗画浙江 00002 廊桥:旅途心安处 2018-07-05 江南游报2018-07-0500008;江南游报2018-07-0500010;江南游报2018-07-0500011;江南游报2018-07-0500012 2 2018年07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