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台《漂流管理暂行办法》
实施水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
安吉是全国第一个生态县、“联合国人居奖”唯一获得县,更是“两山理论”的诞生地。多年来全面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通过发展休闲旅游、乡村旅游,让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让老百姓有了实实在在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安吉旅委的办公室里,安吉县风景与旅游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罗福娣向记者们介绍了安吉水资源保护、产品开发、项目建设管理的方方面面。这几年来安吉坚持管好水源头、把好水项目关、做好水管理、促进水产品和其他业态结合,走多元复合立体化发展的路子,摸索出一套自己独有的经验和模式。
“家底”丰厚的安吉境内溪流众多,长流不断,山川内飞瀑摇曳,浪花飞溅。共有河道1624条,主要河流为西苕溪,面积达1806平方公里,占县域面积的95.7%。黄浦江的源头、太湖流域源头就在安吉境内。
在十几年前安吉就提出了生态立县,注重水资源保护,开展“五水共治”工作。除此之外,安吉县在水源地保护制度上对整个水经济发展项目有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完成《水上旅游专项规划》,完善《安吉县水上旅游管理暂行办法》,制定并执行了《安吉县漂流旅游管理暂行办法》。
“在水资源转换为水产品过程中,我们有一整套管理办法,所有项目都进行预评估。玩水项目到安吉来后旅委首先会对项目选址、业态开发、投资额度、合同签订、完成时效等进行评估审核。而且我们预评估对项目有着非常高的质量要求,实际通过率不会超过50%。通过严格的预评估管理机制,把好项目关,确保发展水经济中把高质量的项目在安吉落地”罗主任如是说。
特别是《安吉县漂流旅游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在县一级是全国首创。
“我们前期把好项目关、中期做好项目管理, 让水经济效益最大化、管理效果最大化。”罗主任说。
这份漂流管理办法涵盖漂流项目规划布局、生产监管、验收、品质建设、服务质量等,让漂流项目建设管理有标可对、有章可循。漂流项目完成建设后,先由第三方服务机构验收、检测,提出整改意,再由县旅委牵头组织发改、经信、国土、交通、水利、环保、安监、市场监管、体育及项目所在乡镇(街道)等相关单位进行综合验收。在这个过程中旅委从政府经济部门转化为政府重要协调部门,以项目准入管理办法规划市场。
漂流管理办法的推行,不仅避免了漂流景区同质化的问题,还满足了各类游客的需要。随着优质项目的不断引进和差异化成功运营,安吉的涉水景区形成了抱团竞争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