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文明旅游

文章导航

  “唠歌唠到天大光,送你歌神出外乡,唱条歌儿安香火,一年四季保安康……”到畲乡景宁,最先入耳的定是那悠扬山音,这未经雕琢的动听曲调,是遗落浙南腹地延绵千年的畲乡情味,更是山哈人代代相传的热情和率真。今天,让我们一起循着婉转山歌,寻访那深藏瓯江之畔的“诗和远方”。

  姚宏国,景宁县畲乡旅行社有限公司一名资深导游员。“没有荡气回肠、惊险感人的带团经历,我有的,是用心地接待和安全地送走每一位游客。”平平淡淡,这是姚宏国对于自己17年导游生涯的总结,从十几年前的热血少年,到如今早已过了而立之年,这位有着纯正山哈脾性的旅游人,始终全情投入每一个看似平淡的日子。执著坚守、脚踏实地、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他用心底最真实的声音,给了“敬业”二字最好的诠释。

  【热情“山哈客”】

  “我会用心,织起传递情感的纽带。”

  “面对不同的游客,就能让我生发一个全然不同的展现空间。”面对工作的艰辛,姚宏国依然觉得,至今收获的快乐跟温暖已是数之不尽。“至今我还记得被团里的老人逼着吃早餐的画面。”姚宏国说的是他曾带过的一个夕阳团,“我一直觉得客人吃好喝好比什么都重要。所以我也总会在大家上下车、用餐或是就寝时多问一句,多关切一声。”行程最后一天,如常为大家准备好早餐,但客人们却执意要看着他先把早餐吃完。他不知道,几天的相处,老人们早已将眼前这个简单朴实,总为大家忙前忙后,自己却顾不上吃饭的年轻人视如家人。“那个当下,内心真的很温暖。”

  三餐不定、饮水没规律,这些在姚宏国心里“习以为常的事”,似乎在那一瞬成了人与人之间传递情感的“纽带”。怀揣一个情怀,保有一份热爱。他说,即便前路荆棘密布,也会砥砺前行!

  【驻扎一线的“老兵”】

  “我要用脚步丈量沿途的美景,用心感知一路的美好。”

  “优秀的导游人员,除了要热爱旅游工作,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全面的职业素养也至关重要。全面,这是新时代旅游人必须具备的品质。”近二十年的带团过程中,姚宏国始终保持着极高的危机意识,他带的团至今未有一起重大事件发生。“前期准备跟安全意识,这是作为一线旅游工作者最应具备的一个工作态度。事先了解团队情况、掌握行程内容这是姚宏国踏上岗位之初便养成的习惯。但凡能让客人有个舒心的旅程,姚宏国总会想方设法地为大家创造条件。

  早前,县政府安排他接待了一个来自少数民族的工作团。“咱们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出门在外吃得舒心太重要了!”他特意让原本只会做农家土菜的餐馆针对每位客人的口味烹制菜肴,当置身他乡的客人们面对一桌熟悉的家乡味时,纷纷感动地对这位畲乡小伙竖起了大拇指。“你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导游”、“你是丽水最棒的导游”……时至今日,姚宏国依然将这些褒奖视作鞭策自己不断前行的动力。

  匆匆十余载,这位奋战一线的老兵始终怀揣对旅游事业的那个情怀,而在他身上,分明闪耀着一个高于情怀的可贵品质。

  【畲乡“代言人”】

  “忙碌、充实却很幸福!”

  有人说“舞蹈演员靠双腿,导游人员靠张嘴”,姚宏国觉得,这个说法并不确切,“在我们的工作中,确实需要进行大量的讲解、交流,而旅途上难免会有突发事件需要我们去说服客人或是处理矛盾,这时候,单单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是远不够的。特别是当下旅游大环境的改变,也让旅游服务的诉求不断发生着变化。”在姚宏国看来,不断充实自己的内在修养和知识储备,及时顺应时代,以一个创新的思维强化自身业务素养,做一个与时俱进的学习型旅游人,是让自己“不掉队”的先决条件。

  景宁,作为全国唯一一个畲族自治县,其多彩的畲族文化和浓郁的畲乡风情,是最令姚宏国引以为傲的,这是始终深藏在这位生于畲乡长于畲乡的旅游人内心一个无可替代的“诗和远方”。“我想做的,是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将我们的民俗文化传承和弘扬,让更多人走进来了解畲族文化,用心体验我们的畲乡风情。”景宁畲乡导游员、畲族博物馆讲解员、畲族传统婚嫁司仪、畲族篝火晚会主持人……如今的姚宏国虽身兼多职却也乐此不彼,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忙碌、充实却很幸福!”

  他说,“再苦涩的征途,皆能被执着与信念化为惊奇,萦绕心头的,定会是一丝回味无穷的甘甜。”


江南游报 文明旅游 00004 2018-07-19 江南游报2018-07-1900017;江南游报2018-07-1900016;江南游报2018-07-1900015 2 2018年07月1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