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的美味
![]() |
食物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英格兰人有一句谚语:“读什么书,有什么样。”(You are what you read)有人开玩笑,将这句话改成了“吃什么,有什么样”(You are what you eat),这话倒也不完全没有道理,营养学专家就喜欢如此劝告一些不知节制的饕客。但中国人无所不吃,无所不补。如果真的吃啥像啥,则满街尽是“獐头鼠目”之人,手上长出一双熊掌,头上生一对犀牛角,个个“鞭”长莫及,天下乱矣。
唐初医药学家孙思邈,少时因病而学医,一生不求官名,一心致力医药学研究。他著有《千金方》和《千金翼方》等,被后人尊为“药王”。孙思邈的这两部著作有专章论述食疗食治,对食疗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千金方》又名《备急千金要方》,全书三十卷,第二十六卷为食治专论,后人称之为《千金食治》。所以名为“千金”,有一方药值千金之意,孙氏自谓“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千金食治》的序论部分谈到了食疗的必要性,孙思邈援引东汉名医张仲景的话说:人们平时不必妄用药物,否则会影响肌体内的平衡。孙思邈说:“人安身的根本,在于饮食;要疗疾见效快,就得凭于药物。不知饮食之宜的人,不足以长生;不明药物禁忌的人,没法根除病痛。这两件事至关重要,如果忽而不学,那就实在太可悲了。饮食能排除身体内的邪气,能安顺脏腑,悦人神志。如果能用食物治疗疾病,那就算得上是良医。作为一个医生,先要求摸清疾病的根源,知道它给身体什么部位会带来危害,以食物疗治。只有在食疗不愈时,才可用药。”
孙思邈还谈到饮食不当可能会危害人体健康,提倡少吃一些佳肴,要注意选择对人体有益的食物。他告诫人们说:“凡常饮食,每令节俭,若贪味多餐,临盘人饱,食讫觉腹中彭亨(胀肚)短气,或致暴疾,仍为霍乱。又夏至以后,迄至秋分,必须慎肥腻、饼臛、酥油之属,此物与酒浆瓜果,理极相仿。夫在身所以多疾病,皆由春夏取冷太过,饮食不节故也。又鱼脍诸腥冷之物,多损于人,断之益善。乳酪酥等常食之,令人有筋力胆干,肌体润泽,卒多食之,亦令腹胀泄利,渐渐自已。”既谈到一些配餐禁忌,也谈到饮食与季节的关系,尤其节食一说,包含着极科学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