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海上水月一念间
![]() |
普陀山位于浙江省杭州湾东南海中,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历代围绕普陀山观音文化与山海自然风光,产生了大量诗歌,因此普陀山不仅是中国佛教名山,还是东海诗歌名山。
这些诗歌中有赞颂观世音菩萨慈悲济世的高尚神格和对拜谒观音和观音现身传说的记载。其中僧人多写观音大士之庄严宝像,如释天目诗云:“千丈白华岩,回头冷眼看。天龙如领会,沧海亦须乾”。也有写观音大士的圆融普照,如释原妙诗云:“大海波心,磐陀石上。真观净观,是相非相。如月在天,无水不现。水月俱捐,如何瞻仰”。又如释万峰诗云:“白浪生神足,衣珠泛海风。宝陀山顶月,无处不圆通”。至于文人所作赞颂观音者,以黄庭坚与黄龟年为代表。黄庭坚《观世音赞六首》之二云:“圣慈悲愿观自在,海岸孤绝补陀岩。……立千仞无依倚,住空还以自念力。"而黄龟年的《观音大士赞》则写他为避秦桧之祸,与兄岳年隐居马秦山(今朱家尖)时,渡海到普陀山札佛,亲眼目睹大士现身的过程,最后抒发“分阴实可惜,牺迟必山林。群生迷苦海,拯援使知津。共发向上心,世世同佛会”的内心感受。
也有歌咏海天佛国的诗歌,展现了一个瑰丽神奇与梵音悠长的普陀山。如元代昊莱《夕泛海奈寻梅岑山》诗云:“茫茫瀛海同,海岸此孤绝。飞泉乱垂缨,险洞森削铁。天香故遥闻,梵相俄一瞥。鱼龙相围绕,山鬼惊变灭。”黄镇成《补陀岛》诗云:“一片云帆驾渺茫,东临绝岛拂扶桑。九天波浪随星客,万壑鱼龙觐水王,日观远开溟澥动,云台倒浸白花香。候神海上应相见,为觅安期却老方。"又如明代丁继嗣《题补陀》诗云:“天下名山说普陀,孤悬海曲傍岩阿。云蒸远岸龙光跃,日照层峦蜃气多。晴昼幢幡开雾霭,清宵钟磐起鼋鼍。沧溟地僻人稀到,喜共胡僧逐队过。"……
除写景之外题咏海天佛国最多的当数寺宇,如清代张本均《普济寺晓起》云:“古寺一声钟,千山晓景融。”将寺宇与山海同写,这也是多数题咏海天佛国诗歌的风貌。
还有一类诗歌,便是以山中生活描写为主了。某种程度上,一卷在手,可遍览宋、元、明、清、民国普陀山寺僧生活图景。这对于普陀山佛教文化史的研究,可谓提供了许多鲜活素材。其中,以明代释海观的《山居偈》最为代表。
如此,普陀山诗意禅境浑然一体。正如释原妙《观音大士》诗云:“大海波心,磐陀石上,真观静观,是相非相。”
普陀山:海上水月一念间
◎ 王 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