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观察

“非遗”文化,旅途最美风景

  “非遗”文化,旅途最美风景

  ◎ 翁阳光

  中国是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也是有着八千里壮美山河的旅游大国。文化和旅游,自其诞生之时起,就像是巴掌的手心手背,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而作为文化领域中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活动中显得尤为令人瞩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是我国各个民族文化个性、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传承,在旅游活动中有着无可辩驳的重要意义。

  “非遗”

  打造旅途最美风景

  随着国人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的不断提升,现在的游客早已不满足于“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走马观花式旅游,人们期待在旅行过程中获得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也更加看重旅游体验。以“非遗”文化为代表的文化体验式旅游,恰恰满足了人们的这一需求。因此,“非遗”文化日渐兴盛,并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

  2016年9月,杭州G20峰会期间,一场《最忆是杭州》的实景文艺演出,通过对杭州绢扇、油纸伞等众多“非遗”文化的挖掘和展示,将杭州的独特韵味淋漓尽致地展现给全世界。G20峰会过后,《最忆是杭州》在西湖边落地生根,成为一场固定的大型实景文艺演出项目,每天吸引着络绎不绝的中外游客,前来游玩观赏,感受杭州的独特韵味。

  “非遗”与旅游的牵手,为“非遗”文化搭建了一个全新的大型展示平台,也极大地丰富了旅游的内涵。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可以通过实地体验,了解“非遗”文化、学习“非遗”技艺,甚至可以亲身参与到充满趣味的“非遗”表演及“非遗”艺术品创作的整个过程之中,这对提升当地的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不一样的文化氛围、刻骨铭心的“非遗”体验,往往能让游客在景区停留更久,收益更多。

  旅游

  为“非遗”传承添砖加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千百年历史沉淀的精华,是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世代传承的瑰宝。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经过专门的发掘和研究得到充分揭示的时候,当文化遗产在大自然的霜刀雪剑、日晒雨淋、风吹雾蚀下面目全非的时候,当文化遗产在人类新生活、社会新发展中不相适应、淡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保护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历史课题,就刻不容缓地摆在了人们面前。

  “非遗”与旅游“亲密接触”之后,一个个多元化的旅游体验项目便应运而生。近年来,各地紧紧围绕民间特色文化开发开放旅游市场可谓一地热过一地。看似被历史尘埃所掩盖的民间工艺、民间艺术品,在旅游市场却显得极具市场潜力,无锡的惠山泥人,天津的泥人张,杭州的油纸伞、檀香扇等,几乎是游客的必买品。

  见人见物见生活,可以说是“非遗”的基本特征,也是“非遗”传承保护的核心理念。任何艺术,都不能脱离生活而存在,任何文化,都必须依靠人才能得以发展。“非遗”+旅游,就是将“非遗”文化植入到旅游活动之中,植入到游客的心目之中,用旅游的潺潺活水,浇灌“非遗”的万顷良田。

  体验“非遗”

  让旅游充满新趣

  以“体验”为经济提供物的体验式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新的经济形式。在体验经济时代,随着旅游者旅游经历的日益丰富,旅游消费观念的日益成熟,旅游者对体验的需求日益高涨,他们已不再满足于大众化的旅游产品,而是更渴望追求个性化、体验化、情感化、休闲化以及美化的旅游经历。

  体验式旅游是继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后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是旅游者消费心理逐渐趋于成熟的结果。体验“非遗”,是一次更为深入心灵的身心旅程,是一段更为刻骨铭心的旅行体验。在“非遗”体验的过程中,那些游客自身从未涉及的全新尝试,往往会给旅行者带来新的启发、新的技能、甚至是深层次的成长:如在杭州龙井山中向当地茶农学习炒茶制茶,体会江南生活的温文尔雅;在温州体验叶同仁中药炮制,感受中医中药的博大精深……这些是观光式的旅游所不能获得的体验。新的旅游所得,新的生活技能,可以让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可以让你的生活,迸发出更多可能。

  旅游与“非遗”的融合,是大有可为的发展方向,谱写出更具历史文化底蕴的篇章,熔铸出更加美丽的风景,这种融合不仅可以让“非遗”大放异彩,也赋予旅游更为蓬勃的生命力,从而让旅游变得更加生动,更加有趣。


江南游报 观察 00010 “非遗”文化,旅途最美风景 2018-08-09 江南游报2018-08-0900010;江南游报2018-08-0900011;江南游报2018-08-0900012 2 2018年08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