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诗画浙江

文章导航

雁荡:一曲平沙望山水

  凉风至,白露降,鸿雁南来,秋高气爽时节,心境也随着旷远起来。近来,跟着老师学《平沙落雁》,脑海中自然升起风静沙平、云程万里的景象。“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是《古音正宗》对《平沙落雁》的解读。全首曲子意境疏阔,左手余韵多,时而模仿雁阵回旋忽高忽低,时而又有鸣叫呼吸之感。

  记得,初闻此曲是在雁荡山的诗歌朗诵大会上,琴师悠远的琴声,穿过山间的密林,仿佛引得远处的大雁低声回鸣。

  事隔一年,琴音依旧,山水依旧,记忆里的人也依稀如旧。

  雁荡:一曲平沙望山水

  ◎ 辰 良

  明代徐霞客三游雁荡,其《雁荡日记》中言道:“望雁山诸峰,芙蓉插天,片片扑人眉宇”,千岩竞秀,令人神往。然而,虽然雁荡与老家毗邻,我却始终未曾去过。

  工作之后,随着“游记名家走进雁荡”的活动,我才得以一窥雁荡风光。

  当时,时值初夏,一众游人在雁荡山北麓观赏南閤牌坊群,南閤村山清水秀,是明代诤臣章纶的早年家园。弘治年间章纶长子、广东布政使章玄应罢职归乡,有诗曰:“翠削芙蓉插远天,倾岩欹石满晴川;举头空洞三千丈,屈指前游二十年。”诗人怀念故土,称颂雁荡山川秀美。

  雁荡山又名雁山,奇峰叠翠,峡谷深幽。乐清境内的北雁荡、中雁荡和平阳境内的南雁荡,属绵延于浙东南的括苍山脉,并称“东瓯三雁”;其中北雁荡峻峭奇崛,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美誉,称东南第一山。北雁荡濒临波涛浩瀚的乐清湾,万山重叠,千岩竞秀,空灵神幻美如诗画。北雁荡最高峰百岗尖海拔1150米,次高峰雁湖岗海拔1057米;因雁湖岗峰顶芦苇丛生,结草成荡,秋雁常来栖宿,故名雁荡山。北雁荡东西五十里,南北三十六里,峰崖险峻,飞瀑凌空,号称百二奇峰、二十三嶂峦、二十七飞瀑,拥有灵岩、灵峰、大龙湫、雁湖、显圣门五大景区。灵岩、灵峰、大龙湫并称“雁荡三绝”,向以奇峰飞瀑、古洞石室称胜,乃北雁荡精华之所在。而今,雁荡山游人如织,皆为雁荡三绝而来。

  自古以来中土有三山五岳之说,浙江雁荡、安徽黄山、江西庐山合称三山,和巍巍五岳并列三山五岳。然而雁荡古代地处偏远,交通阻塞,有诗云:“雁荡荒凉落海陬,舆图却在东南僻。”唐代高僧一行画《山川两戒图》,谓“南戒尽于雁荡”;两戒乃指疆域的南北界限,雁荡山古为天下山川之南界。唐宋以前北雁荡乱石挡道,荆蔓蔽山,少有人问迹。南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任永嘉郡守时曾叩问雁荡,未能一探深幽。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曰:“温州雁荡山,前世人所不见。故谢灵运为太守,未尝游历。因昭应宫采木,深入穷山,此境始露于外。”北宋祥符年间,崇信道教的宋真宗赵恒为粉饰太平,耗费巨资在汴梁城建一座“宏大瑰丽不可名似”的玉清昭应宫。宋真宗造玉清宫伐木天下,雁荡山始为人知。


江南游报 诗画浙江 00002 雁荡:一曲平沙望山水 2018-10-25 江南游报2018-10-2500008;江南游报2018-10-2500007;江南游报2018-10-2500009;江南游报2018-10-2500010;江南游报2018-10-2500011;江南游报2018-10-2500012 2 2018年10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