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发现文成之美
![]() |
![]() |
中国知名作家走进文成大型采风活动作品选登
不断发现文成之美
◎ 叶 坪
文成县是我省成立县级文联最早的县之一,那时候,我在市文联《文学青年》当编辑,便与文成结缘,常来常往,算来我到文成有数拾次之多矣。对我而言,熟悉文成的山水之稀美,深悟文成的人情之淳厚,文成我写过不少,这次我该如何写?又能如何写?的确成了一时的难题,心里的确有些忐忑。
最喜欢汤显祖的名著《牡丹亭》的一句诗是“一生最爱是天然”,已故平阳籍国学大师苏渊雷先生亦曾为我以此句赠书之。我爱文成百丈漈峰奇谷幽、百瀑飞扬之稀美;也爱红枫古道自然风光之悠哉游哉;尚爱安福寺拔地而起的雄姿与匠心;更爱刘基墓青草土坟的清廉简约……文成的天然之美,已经成为旅游的一张金名片,随着大旅游行业的发展,以及民宿建设的相应匹配,使自然环境和特色民宿诗画一般和谐添彩,我预言文成必将成为祖国怀抱中旅游休闲的一颗明珠而熠熠生辉。
我已经忘记自己是第几回前来拜谒刘基庙的。刘基庙拒绝恭奉香烛,无烟火味,清静肃穆。其中林森和刘基后裔、国民党刘劲特将军的两副挽联,据传说是刘氏宗亲们暗地里巧妙地加以外包装,才在“十年浩劫”中逃过一劫而保存至今。我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来文成参加某次文学笔会时候,还没有伯温广场和刘基塑像,更没有仿古的庭院和刘基业绩的图文介绍。如此的扩建,实为旅游建设之必要,更是文化建设之必要,适得其所,与刘基庙相映增辉。当时,我就有一篇旅游散文发表在台湾1992年的《思源》杂志上。刘基庙供奉的是“立德、立功、立言、”的明朝开国元勋刘基,他是人不是神也不是菩萨,使我肃然起敬。沿着绿树成荫宽敞大道,我又来刘基墓拜谒。刘基病重之时,其二于刘琏、刘璟就为他设计了富丽堂皇的陵园,硬是让刘基斥责了一场。他说,大明朝才开国不久,老百姓还很贫苦,不能如此奢侈;一个“墓”字写得明明白白,人死入土为安,上有青草盖着、阳光照着就行。我死,如此便心安矣。从人类的进步而言,刘基当年将自己的遗体慢慢地融入大地,与周恩来总理遗言将自己的骨灰撒入江河大海亦可谓异曲同工,天人合一。刘基的两个儿子在刘基亡故之后,遵其父之遗嘱,便廉洁地办理了葬事。这使我联想到,在当今反腐败斗争中被揭露并绑上了历史耻辱柱的罪人们,贪赃枉法,二奶成群,强奸民意,霸田占地造陵园而光宗耀祖,真是无耻之极,天地不容。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一则民间传说,说的是刘基告老回乡之后,朱元璋欲杀功臣,命奸臣胡惟庸带着钦赐“良药”到南田慰问刘基。刘基识破狼子之心后,用术假死亡,骗过了胡惟庸及其耳目,之后浪迹江湖,不知去向。数年之后,人们竟在雁荡山发现有刘基的一阙词书于山壁……。好人有好人保护。假若此作者能把此情节从雁荡山写成在文成山水之间,岂不更使今人倍觉亲近而浮想联翩?
平安即福,吾心即佛。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春开梨花如雪香,夏幽林海凉风爽。秋染霜叶红胜火,冬妆山水裹银装。” 文成的安福寺建造于2006年3月,位于风景秀美的天圣山麓,为“天下第六福地”。历史的变迁,早已经使原先的古寺荡然无存,是现今的住持达照法师弘扬佛法,在信众慷慨的捐助之下,仅以三年之期,便使工程如此浩大、宏伟又肃穆的安福寺拔地而起,梵音远扬。文成山水游人多,安福寺乃药师道场。如今药品出厂之后,到用在病者身上时的价格,简直高得吓人,匪夷所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历史的进步,今后的安福寺,会不会办起制药厂来利于济世泽民呢?谁能预料?
去百丈漈的路上,要走上一大段山路,毕竟我去过的次数太多,怕累,真想就在山脚边找个茶室小憩一番,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但想到这次笔会,自己也算得是个主人,陪游也是必须的,便拖着一双老腿踯躅前行,还时不时地充当了导游的角色。我注意到文成此行的来宾之中,有一位名叫“小墨”的女孩。听主办方负责人介绍说,她是许多旅游专业网站签约旅行家,还是“小墨旅行视界”专栏达人。邀请她来,就是请她用航拍创作一部文成风光的微视频。这是个很时髦又耐看的女孩,一双会说话的眼睛里时而闪烁出一种智慧和内秀。我发现她十分敬业执着,一路上总是找个合适的位置,放飞航拍器捕捉着文成之美,简直不谙交际,这使我十分敬重。我有拙诗曰:“小默可爱又敬业,爱在文成心相贴。航拍胜似逍遥游,回眸一笑化歌阙。”又看风景又看人,我追求风景与人的和谐。文成之美,还在文化。文成又是全国著名的侨乡,移民海外始于清光绪年间,至今已有108年的华侨历史,移民海外侨胞已达10万多人,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活着。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对家乡建设都有自己无私的奉献。文成还是我国新闻界元老、已故赵超构(林放)先生的故乡。当今文坛,涌现出了全国著名的诗人慕白(王国侧),据我所知,他以文学开路,对文成旅游事业的奉献亦功不可没;还有一位17岁的SMA患者、“向死而生”的少女诗人包珍妮,她在17岁生日之期出版的处女集《予生》,以诗相许而生死拚搏的精神,已经成为温州的骄傲和人生的典范。文成还出了几位研究刘基文化和研究赵超构的专家、学者。文成之大美,需要我们有一双真诚的慧眼。去百丈漈的路上,自然重在观景。百丈漈一漈百丈高、二漈百丈深、三漈百丈宽,是阶梯型的瀑布群,其稀美蔚为壮观。有山有水真鲜活。这次,因季节的原因没能去红枫古道是一种遗憾。秋渐渐深矣,枫叶都渐渐地红火起来,美酒和红叶于我有难以拒绝的诱惑。我有自撰联曰:“琴心剑胆,漫将佳句题红叶;尊酒弦歌,每共良朋醉绿坪。”古道两侧那微醺的枫树林,枫不扶我我扶枫,俯拾起一片落地的红枫叶,不题诗也诗情盎然。文成之美,需要不断发现。《简·爱》有言:“见识要拒绝心迷,理智要警告热情”。我为文成之美所心迷,更为文成之美而充满热情,天然文成,稀美福地,可诗意地栖居也。这,能算得是我的交卷么?
名家简介:
叶坪,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游记名家联盟副秘书长,温州市作家协会顾问,曾出版诗集、散文集、剧本等多种作品,曾获全国、省(市)有关奖项,皆过眼云烟,至今仍笔耕不辍。老顽童一个,退休居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