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聊天

文章导航

苏舜钦因何获罪

  苏舜钦因何获罪

  ◎ 俞剑明

  苏舜钦,字子美,北宋词人。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曾祖时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他屡上奏章,要求皇帝广开言路,惩治弊政,这些上书的言辞很尖锐,并点名抨击宰相吕夷简,既为范仲淹、杜衍、富弼、欧阳修所赏识,但也因“无所回避,群小为之侧目”。

  当时与北宋革新派对立的头头便是宰相吕夷简,还有一个王拱辰。王拱辰是天圣八年的头名进士,宋仁宗当时召见赐状元,王拱辰却不受,说:“这次考试题目,我碰巧做过,所以侥幸得了第一。”他愿把状元让与他人,宋仁宗对他的诚实十分赏识,并赐名“拱寿”。王拱辰先当翰林学士,后迁御史中丞,他反对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对言辞激进的苏舜钦更是视作眼中钉。

  庆历四年秋天,苏舜钦办了个“赛神会”,想请京中名士聚会吟诗。由于资金不足,于是与同僚刘巽商量,两人一合计,发现官所内有一大堆陈年的旧公文封套纸,便决定将这堆废纸卖了,用这笔钱办宴会绰绰有余,苏舜钦还请来两个颇有姿色的“女伎”在宴会上助兴。于是苏、刘召集京中名士聚会的消息一下传开了。

  其中有个叫李定的,也想报名参加,被苏舜钦婉拒。此人名声不好,后来苏轼陷入“乌台诗案”,李定是帮凶之一。苏舜钦拒绝他参加宴会后,他马上向王拱辰打小报告。

  翌日,负责弹劾百官之职的王拱辰便让其亲信御史刘元瑜上奏,揭发苏舜钦挪用公款,还“召伎玩乐”,罪名是“监守自盗”。

  由于人证俱全,范仲淹、杜衍与富弼都爱莫能助,而与王拱辰有连襟关系的欧阳修为之说情,王拱辰则公事公办,并把案子上升到“进奏院事件”,其结果是苏舜钦与刘巽“俱坐自盗除名”,苏舜钦削职为民,赴宴的十余名士则逐出京城。苏舜钦的岳父杜衍也牵连下台。刘元瑜为之对宰相表功曰“一网打击”(成语“一网打尽”即出典于此)。

  王拱辰将苏舜钦诸名士“一网打尽”,从某个侧面反映了北宋官吏制度的清廉严明,把一堆废纸卖了换酒喝,也是犯罪。至于吕夷简、王拱辰借此整倒支持“庆历新政”的革新派,那只是另外一说了。

  苏舜钦丢官之后,闲居苏州。他看中了吴越国广陵王当年造的一座花园,便化四万两银子买下,在园内建了一个亭子,取名“沧浪亭”,还为此写了一篇《沧浪亭记》,记其兴衰,并与欧阳修、梅尧臣等人在园中吟诗唱和,可惜仅仅过了四年,在官场不得已的苏舜钦还未享尽园林之乐,便因忧郁成疾而去世了,卒年40岁。

  清幽古朴的沧浪亭屡易其主,几经兴衰,至今仍傲立于苏州三元坊附近,并成为中国私家园林之典范。


江南游报 聊天 00010 苏舜钦因何获罪 2018-10-25 江南游报2018-10-2500007;江南游报2018-10-2500008;江南游报2018-10-2500009 2 2018年10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