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论】
“从儒教祭祀演变出来的民间宗教,是中国现代宗教的信仰之源。”
——怎样界定民众信仰活动?近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李天纲教授出版《金泽:江南民间祭祀探源》一书,对于这个概念含混的问题,提出观点:从儒教祠祀系统演变出来的民间宗教,才是中国现代宗教的信仰之源。某种意义上来讲,儒教就是士大夫用儒学要义对民间宗教的规范化。
“石峁遗址出土口弦琴是国内最早的弦乐器。”
——陕西石峁遗址是国内已发现的龙山晚期到夏早期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在石峁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不少于20件骨制口弦琴,距今约4000年,已经能确定为目前国内所见年代最早、数量最多的弦乐器。它们可能承担着共同的功能,沟通人神天地。
“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应当叫做马超龙雀。”
——甘肃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长久以来被称作“马踏飞燕”,并成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近期,最早提出“马超龙雀”称名的学者牛龙菲接受记者采访,他根据东汉张衡《东京赋》“龙雀蟠蜿,天马半汉”一语,将其命名为“超越风神龙雀之行空天马”,简称“天马龙雀”或“马超龙雀”。
“唐代并不是完全‘对外开放’的。”
——长久以来,大唐帝国以开放而闻名。但近日《大象公会》刊文认为,相比其他王朝,唐朝的开放在某些方面确有独到之处,但实际上唐朝的“对外开放”,是一种“外面的能进来,里面的难出去,进来了休想走”的开放。如外国使节在华虽可与中国女子通婚,但同时不得将妻子和所生子女一并带回。
“所谓罗振玉旧藏宋元铜活字是赝品或者失败的试验品。”
——近期,一批被称作罗振玉旧藏的青铜活字,由文物收藏者从日本购回中国,引发热议,被认定年代为宋元时期。但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辛德勇在个人公众号上发表意见:这些铜活字如不是后人伪制的赝品,则只能是试验品。因为从社会和技术背景看,当时铜活字印刷的条件并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