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文化旅游

文章导航

河姆渡之后,乡关何处?

  浙江余姚是虞世南、王阳明、黄宗羲等名人的家乡。

  也是作家余秋雨的故乡。

  余姚的慈溪——上林湖是名垂青史的越窑所在地,从东汉到唐、宋,曾分布过一百多个窑厂,既有官窑,亦有民窑。

  还有远近闻名的河姆渡遗址。

  余秋雨在《故乡》一文中曾写道:

  河姆渡着实又使家乡风光顿生。一个整整七千年的文明遗址,而人们平日说起华夏历史总是五千年,河姆渡雄辩地证明,长江流域并不长久是茹毛饮血的南蛮之地而愧对黄河文明,恰恰相反,这儿也是中华民族的温暖故乡。当自己的故乡变成全民族的故乡,这种心里滋味是很复杂的,既有荣耀感又有失落感。总算是一件不同凡响的好事吧,从七十年代开始,中国的一切历史教科书的前面几页都有了余姚河姆渡这个名称。

  河姆渡之后,乡关何处?

  ◎ 辰 良

  这不是一篇思念的文章,而是一篇关于寻找的文章。

  拥有,失去,寻找,重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

  在读大学以前,我每年寒暑假都要回老家过一个月。那是小山城,不似城市的繁华喧闹,但有城市没有的平静安逸。我记得外婆家大院子里的果树,外公田间采回的野果的滋味,和表弟表妹们一起玩闹过的游戏……这就是我关于家乡的记忆。

  慢慢地,面对相似的钢筋水泥,面对匆匆过客们,不知何时,我们的家乡,已离我们越来越远。

  故乡,就这样被我们丢失了。

  故乡,就这样把我们丢失了。

  余秋雨说,他找回了他的故乡。

  转身间,家乡在角落出现。

  王阳明让他捡回了飘荡在远方的家乡。这是同乡人的共鸣,纵使相隔百年,纵使被当世所贬驳,也挡不住,同乡人相通的血性。黄宗羲,朱舜水,严子陵......他在其间发现了家乡真正的血性。

  她不仅回来了,还在跟踪他包围他。家乡的名人,家乡的越窑碎瓷片,还有家乡的河姆渡……

  “远古的祖先在大地下大声咆哮,儿孙们,让我真实,让我自在,千万别为我装扮!”家乡不是一个甜美的梦,而是真实的历史。

  于是,一直想去余姚的河姆渡遗址看看,终于,在这个万物凋零的时节,心愿达成。

  河姆渡遗址的渡口保留了原始的木船摆渡。坐在轻轻晃动的小船上,河水几乎触手可及,一抬眼,四周树木黄的、红的、绿的交杂着,色彩纷呈。河面并不宽,还没容我过足悠然自得的瘾便可以登岸了。

  一上岸,就被三块巨石堆砌而成的建筑震撼了下——两块雄健敦实的巨石仿佛两条粗壮的手臂擎起了雕刻着“双鸟朝阳”图案的半月形碑坊。落地的其中一块石头上刻有风骨遒劲的“河姆渡遗址”五个大字,这是一代书法大师沙孟海先生的遗墨了。

  一条“传承7000年河姆渡文明”的黄底红字横幅煞是耀眼。

  资料显示,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于1993年5月落成开放;博物馆以连廊形式,将六幢单体建筑相连而成,配以土红色波纹陶瓦、米黄色墙砖,驻足仰视,顿感古朴厚重之气扑面而来,颇有时空错落之感。风大,一低头,竟见花坛花木上有雪花一般晶莹剔透之物,差不多要以为是蝴蝶了。

  河姆渡文化遗址分博物馆和遗址展示区两部分。博物馆分三个展厅,寂静幽暗,给人以神秘广袤的感觉。在第一展厅有一对河姆渡男女人头骨的复原像。那7000年前的脸庞和神情竟已和我们如此相像:男人额间的皱纹、浓黑的眉毛、沧桑的胡须和悲悯的眼神都令我深信这定是一位勤恳耐劳、身受苦难却依然坚韧的父亲。女人像皮肤健康光洁、嘴角紧抿、迷蒙而忧郁的眼神像穿越了几千年的荒渺时空投落于此刻的华夏文明,那种温暖尊贵的气质让人见过就难以淡忘。

  第二展厅除了有名扬天下的7000年前人工栽培稻谷实物外,还有大量钵、盘、盆、罐及骨哨、骨箭头、弹丸等陈列,前者说明东方民族的饮食习惯在那时候已初步形成,后者证明除了农业外,河姆渡人还学会了渔猎。这些七千年前的物件似乎都还保留着人类的体温,又似乎是太阳遁入了岁月和粮食的内核,烘干了多余的水分,只留下甜美的淀粉,剔除掉表面的杂质,只留下内容的纯真。

  那是在酿造吧,在岁月和粮食的内心酿造河姆渡独有的美酒。只是,这坛被漫长得似乎不着边际的时间珍藏的酒,喝起来有时酸涩,有时甘甜,有时会哽咽受阻,有时则酣畅淋漓,有时酒就是酒,有时酒不像酒。

  被称为建筑史上奇迹的带有榫卯的干栏式建筑木构件和加工工具陈列于第三展厅。通往展区的木板栈道还颇具古风,曲里拐弯地行于其上,放眼望向那些焦黑的密密麻麻的木桩和纵横交错的木构件(包括那意义非凡的木构水井遗迹),浩浩荡荡。不难想象7000年前的河姆渡城它曾有过的璀璨辉煌!前面提到的木桩其实是“干栏式”建筑的残貌,先民们用竖立的木桩构成高出地面的底架,底架上有大小梁木承托的悬空地板,其上用竹木、茅草等建造住房。走下栈道就见到了那些重建的“干栏式”建筑的整体风貌——“茅草屋”。蓝天艳阳、野草绿树、木栅栏、茅草屋、屋内外的雕塑场景布置——妇女纺纱织布缝补、一家人和泥制陶、男人斫木盖房、捣谷脱壳、小孩嬉戏……整个河姆渡先民温馨忙碌的生活劳动场景如一副绵延的画卷在我们眼前一一展开,走着、看着,渐渐地,也似乎融入了那饭羹稻鱼、返璞归真的原生态生活……

  一起展出的还有大批以象牙、玉、石、骨、陶等为材质加以雕刻、绘画、装饰等工艺的原始艺术品,先民们的审美情趣和奇思妙想令人大开眼界。最让人着迷的莫过于那些造型拙朴的分四层陈列于陶架上的陶陶罐罐,乍一看,如酒架上挤挤挨挨放置了各种酒瓶。每一层的陶罐代表一个文化时期,从第一层(期)到第四层(期),可见河姆渡人制陶技术的逐渐进步——种类渐趋多样化、形状也越来越规整。那米黄与灰色交错的色泽有一种特别原汁原味的魔力,在影影绰绰的灯光里,越看越觉得陶罐像是被远古的人们赋予了生命和灵气。

  在人类文明史上,跨入文明的门槛到底在哪里?记得余秋雨曾说,世界一般公认的标准为文字、城邑、青铜器。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在史前就做好了准备,河姆渡的稻作哺育,为中华民族跨入文明史起到了宏大的奠基作用。余秋雨还非常自豪地说,一个古迹的发现,以最快速度进入我们中学教科书,就是河姆渡。发现后没几年,就能进入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所有的教科书,这就体现了河姆渡的重要作用。

  回到渡口边,望着滔滔姚江水,微风夹带着寒冬冷冽的气息扑面而来,想到几千年前的河姆渡人也曾在此呼吸行走,心中陡然升起一种神奇的时空重叠感。回到船上,岸边,偌大的遗址静静的,小船上的灯火像天上的星辰,天上的星辰更像小船上的灯火。不知什么时候出来一轮明月,就好像,从岸边的老树缝里慢悠悠地升将起来。


江南游报 文化旅游 00005 河姆渡之后,乡关何处? 2019-01-10 江南游报2019-01-1000007;江南游报2019-01-1000008;江南游报2019-01-1000009;江南游报2019-01-1000011;江南游报2019-01-1000010;江南游报2019-01-1000013;江南游报2019-01-1000012 2 2019年01月1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