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唐代的浙东,经济文化十分繁荣,旅游资源异常丰富。唐代诗人穿越浙东越州、台州等地,一路踏歌而行,一路留下诗篇,走出了一条山水人文之路——“浙东唐诗之路”。
春暖花开,正是踏青郊游时。不妨带着孩子,重走唐诗之路,穿越时空,触摸唐诗中近在咫尺的山水画卷,岂不美哉?
如何来走这条诗情画意之路,记者专程请教了杭州少年文学院老师张玲娟,去年暑假,浙报集团旅游全媒体中心曾与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合作,组织了杭州少年文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一起踏上那趟研学之旅。
唐代的“旅游热门线路”
诗人终其一生向往浙东
中国有丝绸之路,也有唐诗之路。人们将“唐诗之路”与“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并称为三条古代文化路。
而在诗画浙江大花园时代,有“四条诗路”,一是浙东唐诗之路,二是钱塘江唐诗之路,三是瓯江山水诗之路,四是大运河文化带。
浙东唐诗之路是晋唐以来文人墨客畅游的一条古道,也是一条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走廊。这是当时一条“旅游热门线路”:从西兴出发,经萧山到绍兴鉴湖,沿浙东运河至曹娥江,然后沿江而行入剡溪,再经新昌天姥山,最后抵天台石梁飞瀑,全长约190公里。
据《全唐诗》所载,大概有300多位颇有名望的诗人,在“浙东唐诗之路”上,写下了1000余首佳作。写下“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的李白,曾四入浙江,三到剡中,二上天台;对剡溪“欲罢不能忘”的杜甫,曾在台、越流连忘返达四年之久。除了李白、杜甫,还有初唐四杰卢照邻、骆宾王,有饮中八仙的贺知章、崔宗之……唐代最有名的诗僧皎然、贯休、寒山等长期修行在这一带山水之间。
玩曲水流觞、诗歌接龙
学生们也留下一路美文
一起聆听任公子钓巨鳌的神奇寓言,寻迹刘阮遇仙的美妙传说,遥想谢灵运木屐登天姥的壮兴,一睹洞天福地的峻绝,石城大佛的雄伟……去年暑假,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杭州少年文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们也组织了一次“寻文探数· 寻访浙东唐诗之路”的研学之旅,师生们重走了历代文人走过的文化之路,学习了唐诗文化,回来后还纷纷写出了各自的旅行感言和精彩的游记,为这次十分有意义的研学之旅留下了鲜活的记忆和留念。
绍兴处于“浙东唐诗之路”的中间地带,也是这次研学之旅的精华所在地。学生们觉得最有意义的是在兰亭玩曲水流觞,在绍兴游船玩诗歌接龙。古代的曲水流觞是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而学生们的“曲水流觞”就像玩飞花令,“谁捞到矿泉水瓶,谁就可以作诗对词。”
旅程中,学生们感受了唐诗之路丰厚的人文底蕴,也一路有感而发。“曲水流觞怀书韵,兰亭碑刻泊娱情。可怜逸少奇世才,鼠须笔下玲珑生。”这是沈瑶颖写的《记兰亭》。“腾腾飞浪溅青石,石梁横挂野草湿。两岸漉漉游人少,乘风破浪正是时。”这是郭承乐飞写的《观石梁飞瀑奇景》……这一路,文学社的学生们也留下了许多美文和诗篇。
春光烂漫、踏青郊游
不妨带孩子走唐诗之路
“浙东线的山水胜迹和人文底蕴,令人赞叹。我们从小耳熟能详的大禹治水、卧薪尝胆、兰亭雅集传说故事,都发生在这片土地;我们后来反复吟诵的唐诗经典《梦刘天姥吟留别》、《鸟鸣涧》、《回乡偶书》等也创作于这条线路上。”杭州少年文学院老师张玲娟告诉记者,这条山水人文之路非常值得孩子们亲自来体验。
“因为当时是研学活动探索之旅,我们尽可能走全这条线路,然后从中发现适合孩子互动教学和游玩的亮点。”张玲娟老师说,这次探访之旅有不少经验值得分享,比如有些景点比较成熟,像兰亭、大禹陵等;有些景点比较生僻,但是对于学生了解当时文化历史很有帮助,像金庭观,虽然是一个有点冷清的景点,但学生可以在那里了解到王羲之的成长经历,至今那边还有王羲之的后人在守墓。此外,他们也发现,有些景点,像若耶溪、谢安墓、云门寺等,它们在文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但现在开发还不够,可以考察、学习游玩的内容比较少,对研学线路的合理设置也有借鉴意义。
如今正是踏青春游时,都说行知天下,带孩子走走诗情画意的浙东唐诗之路最适合不过。结合文学师生的研学之旅,推荐一条线路供大家参考。
第一天从杭州出发到绍兴游览古纤道,再到兰亭寻访天下第一行书诞生地。还可以去贺秘监祠看看,晚上环城河游船,赏古城绍兴。第二天去千年古刹书法圣地——云门寺,漫步若耶溪、祭拜大禹陵;然后赴上虞,游览东山谢安故里。第三天走访书法家王羲之故居金庭观,接着转往新昌,参观“越国敦煌”新昌大佛寺。第四天参拜佛教汉化第一宗天台宗发祥地、日韩天台宗祖庭、隋代古刹国清寺,最后游览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所在——石梁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