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匠人匠心

文章导航

  初见李春景,她一袭粉色汉服,举止娴雅。长长的头发上松松地绾了一个髻,髻间斜插着一支发簪,簪尾绽放着一朵粉色的花,别致非凡。问及这支发簪,她不由轻笑出来 自己用冷瓷做着玩的,没想到这么多人喜欢。

  90年出生的她,素来喜欢传统文化。小时候跟着大人去看戏,就被舞台上婀娜的身姿,飘逸的服装和多元的民族文化吸引到痴迷。慢慢长大之后,遵循传统这粒种子也在她心里生根发芽。从穿衣到手作,她喜欢一切慢而美好的事物。起初穿着汉服上街,周围尽是诧异的眼光,到现在,这种诧异已经越来越多地变成艳羡。她看着身边的朋友们潜移默化地把破洞牛仔裤换成汉服,心里也会有一些小小的成就感。

  机缘巧合,她在手作创业的路上寻寻觅觅时,遇到了台湾冷瓷花艺第一人林孟祥老师。打开了用冷瓷土来制作花卉植物的新世界。

  有了名师的指导,她倍感珍惜。同一课堂下,有的学生只是为了渡闲,有的学生为了兴趣,而李春景,把学习当成自己唯一的信念。在学习过程中,她发现冷瓷土的张力,可塑性,和它自然风干的特性给了作品无限的想象和伸展空间。花草言志,且永不凋零。于是她爱上了这门手艺,一度练习到双脚浮肿双耳出血。

  2015年,李春景创立了瓷景文化创意工作室,在西溪湿地洪园有了自己的施展之地。按她的话来说,入驻洪园,也是一种缘份。某天,她去拜访庙里的师傅,恰巧遇到了洪园的主人,三个人相聊甚欢。也正是看到了她对传统文化的坚持,对冷瓷的无限热爱,她受邀于这片旖旎之地。

  如诗如画的环境,花草蔓延的秀丽,更便于她去观察大自然,观察植物。春有百花秋有月,无数个静夜思,造就了无数个冷瓷美物。

  她的第一个系列“冷瓷红楼”也在那里应运而生。她以花拟人,以荷花拟了清高的黛玉,以玫瑰拟了多情的宝玉,以马蹄莲拟了爽直的史湘云,以蓝莲花拟了聪慧的探春等红楼人物,一时惊艳了众生。

  这一朵朵一簇簇看似寻常的冷瓷花,都是李春景长时间用心观察精心制作的成果。对她来说,有灵感的时候,就有了构思。这一花一草一叶一瓣全在她脑海里。

  每制作一个作品,她都要静下心来闭关十天半个月。从醒土、调色、擀薄,到画形、抹边、凹槽,再到包杆、花心、花蕊,直至最后的组装,每一种花型的工序不同,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等冷瓷土自然风干硬化才能进行下一步骤,多的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才能成形。从灵感构思到纯手工的成品,令她的冷瓷作品独一无二。

  文采斐然的《瓷景》主编,还会为她的每件作品赋词一首。比如为多肉而拟的:“晓风杨柳岸,残月夜阑珊。良辰美景奈何天,忘却忧与烦。滴翠何须春,风霜等闲看。不争红紫不羡仙,一任群芳艳。”

  因着这种种用心,来量身定制冷瓷作品的,从个人爱好发展到品牌企业。2018年,李春景为“荷静轩”开发了“荷韵系列”,为“花间堂”开发了“花间系列”,为“九惠”开发了“落樱系列”,均受到了极大的肯定和美誉。

  在运河边活态馆的冷瓷区域,一盆盆或翠绿欲滴或浅紫深红的多肉,煞是讨人喜欢。多肉的表面仍可见粉妆及细细的绒毛,更有露珠轻沾,很难想象竟然是冷瓷作品。李春景说,因着大家的喜欢,冷瓷也从观赏性慢慢转向实用性。她设计的小配饰,例如耳环,胸针,发饰均受到了最大程度的欢迎,就连新娘手棒花,都变成抢手的定制品。

  冷瓷在活态馆,着重的还是体验。从小学以上到八九十岁的年龄跨度都可以自己动手尝试一下冷瓷的魅力。小朋友以动漫的形式,比如今年人气最旺的小猪佩奇更多女性会偏爱发簪,耳环,项链这类冷瓷花饰。李春景笑着说,现在也有男生来参与噢,主要是送给女朋友的礼物。亲手作的,心意与众不同。

  问及最满意的作品,她笑言今年有个凤凰涅槃的作品构思,还没想好呈现的方式,但愿每一天都是最好的重生。而对于冷瓷,她会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源于心里这一份热爱,让工作生活化,让生活工作化,正如她手下的作品,多彩多色交融无隙,美得浑然天成。


江南游报 匠人匠心 00013 2019-03-21 江南游报2019-03-2100012;江南游报2019-03-2100010;江南游报2019-03-2100011;江南游报2019-03-2100013;江南游报2019-03-2100014 2 2019年03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