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快的民族音乐,生动的人物形象,动画版国画《十二木卡姆》使得整个展厅鲜活了起来。
这是浙江画家尹舒拉在浙江省美术馆举办的主题画展《在那遥远的地方》。画展展出了画家近年来赴新疆、西藏、青海、云南等地采风写生的作品140余件。动画版国画《十二木卡姆》是其中的一件作品。
十二木卡姆是新疆维吾尔族的大型传统音乐,集歌、诗、乐、舞、唱、奏于一身,热爱音乐的尹舒拉融合创新,用国画的形式创作了4分06秒的动画作品,新疆塔里木歌舞团专门为其演奏、配音,让维吾尔族古老的乐曲在国画长卷中得以生动再现。
关于这次展出,说来话长。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2006年,由中国丝绸博物馆、浙江美术馆和画家尹舒拉、王少求夫妇发起了“丝绸之路跨国申遗万里行方案”。
2007年,画家吴山明、尹舒拉等人,从中国丝绸博物馆出发,历时一个多月,从雪域高原到戈壁大漠,与沿路艺术家、高等院校、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交流,签署“丝绸之路跨国申遗万里行”丝绸长卷。
2017年10月,在浙江省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地区指挥部的对接下,浙江的艺术家们和志愿者们再次来到阿克苏,向新建的阿克苏地区美术馆捐赠了300多件“中国历代书画经典作品、故宫藏品”复制品和大量的美术书籍,并创作了80多幅反映南疆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的画作。
很荣幸我也是这趟丝路之旅的志愿者,看见了这次画展中部分作品的产生。于是,在画展中和这些风景邂逅的时候,我也读到了作品的取舍,价值的选择。
这次画展中,大部分的作品是写生。在作品《孤独的牧羊人》背后是在颠簸的汽车上突然遇见的羊群,牧羊人在成群的白羊、成片的胡杨林里反而成了孤独者。在作品《末代“库车王妃”热亚南木达吾提》背后是充满新疆特色的大院落和热情好客的王妃。在作品《密密麻麻的白杨》背后是满世界的金黄和踩上去软软的落叶以及弥漫着羊肉串香味的空气。随处可以看见尹舒拉在用画笔记录,在这样的大环境里,他创作或立意一件作品时,从纯粹视觉的角度出发,最终给我们留下了最初的惊叹和感动。
如果让尹舒拉去阐述他的作品,他往往会和你说他是怎么在工作。其实,绘画这种行为,于他而言,实际面对的都是一些特别具体纤毫的问题,会有前期宏观的、文化逻辑上的设想,但是创作中所专注的都是绘画中的相对性与绝对性,如何运用色彩、造型和结构,来创造超验性的视觉。
这也是这次画展的“大”方向和“小”风格。
这样的“大”方向和“小”风格,让我们站在展厅体会着风景背后的故事,这些故事或许并不是故事本身,但是我们都在画家的点、线、面、色彩之间得到了情感的慰藉。这也就是艺术的力量。
展览上还展出了摄影动画《天边的舞》、《尹舒拉ipad绘画系列》两件全新绘画形式的多媒体作品,更是让人耳目一新。
对于尹舒拉而言,他解读世界,又在世界中回归自我,实现自己的艺术形式。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色彩和趣味的远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丝路的回响,有可可西里的寂寥和西海的情歌。
据了解,这次画展将持续到4月7日。同时,尹舒拉捐赠的《清明》等34幅作品将由浙江省美术馆永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