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年一度的米兰设计周即将开始,沈淑凡和她的设计团队如往年一样早早收到了意大利品牌MOLTENI&C的邀约,他们开始积极地筹备参展工作。每年像这样的大型设计活动很多,例如巴黎家饰展和法兰克福面料展等。从开始的激动忐忑,到现在的镇定自若,沈淑凡知道,他们已经完成最初的蜕变。
家居设计并不在沈淑凡最初的职业规划里,她只知道她有一份勃发的激情需要寻找一个地方安放。
新闻系毕业的她,从媒体单位开始了她的寻找。
“我似乎对工作和学习有一种额外的珍惜,那时候在媒体,其他记者编辑根本不愿接广告,我会跟领导主动申请让我接版面,这种挑战让我很兴奋。”
那份激情一直鼓舞着她。
如果说四年媒体工作是她认知社会的基础,那么就职万科则成为拓宽她职业道路的深度向导。由于从媒体转型去地产,这份斜杠选择让她一开始非常不适应,不过还是硬挺过来了,地产人加班工作几乎家常便饭,加上她又是不服输的个性,自然付出更多精力。
虽然一直在挑战,但她却清楚地知道,这不是她寻找的方向。在一个个成功的项目背后,是她深深的迷茫。
“在巴黎体验小众设计酒店SNOB HOTEL时了解到,曾经为COCO香奈儿女士设计过私宅的这两位酒店设计师既是媒体记者,又是广告创意人,同时在平面设计和建筑室内又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理念。我豁然开朗,这与我经历极其相似,却又平衡得如此完美,我一下子为自己这几年奋斗努力的方向找到了雏形,或许这种不按常规排布的人生才是我追求和理想的模式,带着强烈的个人特性和独一无二。”
于是她决定一切归零。
她给自己放了个假,让生命安静下来,然后从内心去挖掘这份激情的源头。
她想起她的童年时期。从小被父亲严厉要求的她内心从来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乖乖女,热爱艺术的她自从上小学后被父亲严厉禁止参加学校舞蹈队后,开始对文学和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周从图书馆背回来十几本书总能在周末时归还再借,学校的宣传黑板报、美术期刊上经常能看到她的作品。
“那时候听说自己的画再改改可以登报纸时,真的可以专心致志画到半夜两三点完全不疲惫”。现在,有朋友也会好奇问她做事为何能心无旁骛执着如斯,她就会拿小时候的例子打趣说可能天生性格中就有很执拗的因子。
这样的性格也曾让她不安与迷茫,大学填报专业的时候明明内心更倾向学习艺术,但还是听取父亲的意见报了新闻专业,只是在四年本科学习期间,依然每周雷打不动坐公车去美院旁听学习绘画基础,现在回头再看当初的选择,觉得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清零之后,她看见了激情背后的自己。
于是,她以年级第二的总分考入中国美院工业设计攻读艺术硕士,同年创立善木空间Faithwoods室内设计公司,两年后又被学校推荐交换到米兰理工大学学习室内设计和家具设计,深度接触了欧洲艺术与设计文化。
今年,她的“善木空间”已经有三年,她也从米兰理工大学学成归来。
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来源于英文Slash,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说起刚刚结束的米兰理工大学交换学习经历,她说这是一场自由而克制的修行,不仅要让自己再次归零成为一名普通的异国求学学子,更是一次本国文化和自信建立的奋斗经历。米兰理工大学作为设计系位列全球排名第五,全意大利第一的顶尖设计学府,她很荣幸能有这样的机会系统而深入地了解欧洲历史文化,感受设计之都的魅力。
米兰理工大学盛产设计界大师,像著名时装设计师Giorgio Arman、Renzo Piano、Gio Pont都曾经毕业于此。“当我得知其中一门专业课的老师Ron Gilad教授,竟然就是我非常喜欢的意大利顶级家具品牌Molteni&C的主设计师时,我差点在课堂上尖叫”。
这次学习经历,让她更加明确自己的方向。
“如果说三年前成立善木空间的时候,还只是激情迸发的理念的话,那如今这个理念已经在现实的土壤里茁壮成长。”
善木空间主要关注的是生活空间设计,这在国外是非常普遍的。设计师不能只会设计桌子、椅子、建筑这种实物,同时需要考虑到生活应用过程中人与空间、与物体产生的互动关系,如何更加便捷优化,提升人的生活方式。
在意大利街头随处可见衣品惊人的老外,包括很多年纪很大的老人穿着都非常讲究,或许这源于意大利深厚的设计美学历史,他们从小就被教导要“produce your own beauty”来创造自己的美, 从美食到服装,都很考究。欧洲人曾经开玩笑说:“意大利人就算穿件蓝色的毛衣,也可能在表达什么”。
于是,善木空间这个团队从三年前开始在国际上搜寻最好的设计,到现在开始更多关注空间主体——人的更多需求。这就有了他们自己的家具品牌MAYBE。
“人每天有大半的时间在‘家’这个空间里,‘家’的设计,其实是你对生活的理解。我想做的是让‘家’更有交流的语言,用可视化的装饰来传递思想。”
在做这些设计的时候,她经常会想到自己走过的路,她明白每个人的生活都像一场旅途,而家是这场旅途休憩的地方,这里会有走过的回忆,也会有对生活的理解,更有对将要抵达地方的期翼。所以,在这个空间里,每一个人都是艺术的来源。
随着对生命和空间了解的深入,沈淑凡的激情仿佛寻找到了安放之处,但是就像她所说的,她的生命里一直有着不安分的因子敦促着她一直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