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
读诗品茶
龙井茶,产于浙江钱塘府,有龙泓、龙泉、龙井各种不同的名称。龙井茶色俊青,茶味甘艳,且含有特别的豆花香。其实,大约宋元时期,已经有龙井茶之说,但是,到明代,龙井的品类趋于成熟。因此,龙井茶的名字始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一书。
明代不少文人亲自到凤凰岭上,自己动手采摘和制作龙井茶。文人游龙井赋诗记茶事很多,从中,我们也可窥见龙井茶的身价之高。如彭松贻“采茶歌”写道:“龙井新茶品价高,杯中瓣瓣立周遭;不逢清客休轻试,辛苦担泉下虎跑。”
明代文人诗词中赞誉龙井茶的也不少。在众多赞美龙井茶的诗歌中,有的仅诗题上有它的美名,也有多数写入诗的正文中。
刘邦彦《谢龙井僧献秉中寄茶》诗云:
春茗初收谷雨前,老僧分惠意勤虔。
也知顾渚无双品,须试吴山第一泉。
竹里细烹清睡思,风前小啜悟诗禅。
相酬拟作长歌赠,浅薄何能继玉川?
刘士亨《谢璘上人惠桂花茶》诗云:
金粟金芽出焙篝,鹤边小试兔丝瓯,
叶含雷信三春雨,花带天香八月秋。
味美绝胜阳羡产,神清如在广寒游,
玉川句好无才续,我欲逃禅问赵州。
吴宽《谢朱懋恭同年寄龙井茶》:
谏议书来印不斜,忽惊入手是春芽。
惜无一斛虎丘水,煮尽二斤龙井茶。
顾渚品高知己退,建溪名重恐难加。
饮余为比公清苦,风味依然在齿牙。
于若瀛作《龙井茶歌》:
西湖之西开龙井,烟霞近接南山岭。
飞流密泊写幽壑,石磴纡曲片云冷。
拄杖寻源到上方,松枝半落澄潭静。
铜瓶试取烹新茶,涛起龙团沸谷芽。
中顶无须忧兽迹,湖州岂惧涸金沙。
漫道白芽双井嫩,未必红泥方印嘉。
世人品茶未尝见,但说天池与阳羡。
岂知新茗煮新泉,团黄分冽浮瓯面。
二枪浪自附三篇,一串应输钱五万。
高应宽《龙井试茶》:
茶新香更细,鼎小煮尤佳。
若不烹松火,疑餐一片霞。
这些诗歌,写尽了对龙井茶的赞誉,提升了龙井的美誉度,从而使得龙井一带成为游客众多的旅游胜地。
茶诗是明代文人重要的茶文化创作形式,其中几乎包括了与茶相关的活动,全面而真实地记录了明代文人的茶事活动。明代创作茶诗的文人,不仅具有才华,同时更是嗜茶爱茶,他们被称为茶人。他们通过茶诗的形式阐述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形成茶人群体。
明代茶诗的创作题材较为广泛,与茶有关的一切有形和无形的事物都可以写入诗中。明代文人通过对茶的描写,宣传饮茶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传播茶文化的作用。
明代是我国茶文化的一个重要时期,茶与文人有着难解难分的因缘,自古至今,有许多文人与茶结缘,不仅写下了许多对茶称道的诗章,还留下了不少煮茶品茗的史话。
明代茶诗除涉及紫笋、阳羡、建茶等传统名茶外,以咏龙井茶为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