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2年还在美国念书的KK,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收到了Hyatt信用卡的开卡邀请,因为开卡福利相当诱人便毫不犹豫地开了卡,于是这便成了KK开启酒店之旅的最初密匙。慢慢的,酒店成为KK生活中劳逸结合切换地,忙碌一周后,在周末离家不远处选个舒服的酒店安静住两天,不用舟车劳顿去别的城市。如今可以用近几年才产生的一个单词来诠释这种状态——Staycation。
作为一个视酒店胜过一切的人,常常为心仪的酒店费尽心思策划一场旅行是太过正常的事。对于KK来说印象最深刻的是两年前的仁安悦榕庄之旅。这家位于香格里拉的悦榕庄,建筑都是通过迁建当地的藏式民居在山坡上重新规划的,房间保持了藏式建筑的特色,还提供藏式传统沐浴体验。KK特别记得酒店的门卡是一把真实的钥匙,门锁上刻有这栋房子之前主人的藏文名字,开门的过程都变得充满仪式感。酒店依山傍水,拾级而下有一条清澈的小河穿过,河对岸有藏民的房子和牧场,成群的牦牛随处可见。
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圈子也就这么形成了。一群经常打卡各种酒店的朋友因为同一件热爱的事常聚在一起,当然绕不开聊聊哪个品牌又开了新酒店、哪家酒店的床垫舒适到简直想买回家这些“家常活”。但其实大部分时候,大家的想法都不一致,评价起一家酒店也就显得五花八门。有的人很在意洗漱用品香味是不是自己喜欢的,有的人会慢慢品味房内的装饰品和装饰画,甚至还有人在意窗帘的颜色、光线的明暗变化。而服务人员素养也是苛刻的酒店常客决定一家酒店是否会再次入住的标准。餐饮水平也很重要,很多人可以在入住期间足不出户待在酒店,也都有着挑剔的胃,如果不能在餐厅好好吃几顿饭,之后再小酌一下,住店的乐趣也会大打折扣。
与KK聊起,之前他和好朋友去台北,因为喜欢的酒店完全不一样,讨论了半天都找不到一家既能满足对方又能符合自己要求的酒店,最后各自订了不同的酒店,每天相约一个地方碰头。他去他酒店参观,嫌弃对方酒店老套;他也来他的酒店喝酒,吐槽对方酒店缺乏设计。
而喜欢同一家酒店的人看重的点其实差异性也很大。对于一直很潮的W酒店来说,KK就很喜欢那里的背景音乐,还专门找过歌单来听,而他的朋友呢,有爱W性感的抱枕爱到欲罢不能的,有每次都把备品B1iss统统带回家的,也有喜欢它一秒可变夜店的纸醉金迷。
刚入酒店圈的时候,每一个曾经急于求成的人都很在意打卡了几家顶级品牌旗下的酒店,想以最快速度成为同时拥有万豪喜达屋100大使级别、希尔顿钻卡、洲际皇家大使、凯悦环球客、香格里拉钻石卡傍身的骨灰级酒店玩家。KK当时也没逃过这个魔咒,丽思卡尔顿、半岛、文华东方、华尔道夫和四季,这五个品牌曾一度是他心目中奢华酒店的代名词。每次到一个陌生的目的地,都会先去搜索一下这里有没有这些酒店。后来他发现,这件事需要慢下来,每一家酒店都值得你花心思去感受,酒店设计师苦心研究当地风土人情,在房间设汁、装饰、园林景观、餐厅食材,甚至员工的穿着各个方面都融入着对当地人文的致敬。这也是每一位专业的酒店常客为了自己的热爱应该做的事。
热爱,确实是入圈最基本的门槛之一,也是把探索酒店这件事一直做下去的最大源动力。KK圈里的朋友都是这样一群人,他们会去认真研究酒店,无论是品牌、设计、餐饮,都会下功夫琢磨,入住时逐项去体验,并且会拍到很美的照片。无论是取景、构图还是色调,照片精美程度甚至超过了酒店的官方图片。除此之外,当然时间和金钱也是必不可少的,酒店是个全球的产业,每个国家都会有想要去体验的酒店,很多地方路途遥远,需要做深度体验,一般都会连续住上好几天,如果没有充裕的时间无法做到。而一些每年只开放一段时间的酒店,需要千方百计才能预订到,有时房价高到惊人却也一屋难求。以前游走在酒店圈的常旅客以中年人士为主,多是企业高层,或是出差频繁的商务人士。近几年来,尤其是国内各种五星级酒店遍地开花后,90后年轻人群渐渐进入住客主流,在各大酒店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尤其在网红酒店和比较新潮的酒店中,他们更是消费主力。这意味着酒店圈的主流人群将会变得更加年轻化,有更多年轻的玩家进入这个圈子,伴随而来的就会产生更多新颖有趣的玩法,但无论这个圈子变得如何多元,最忠贞的还是那些因偶然爱上一家酒店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