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名人养生

  相机虽是西方人的发明,郎静山先生却用它,把中国人“气”的概念完美地表达了出来。中国艺术优于西方,就在于这个“气”,这是生命的起源。它不是在情感色彩或空间架构层次,而是在处处生机的微妙之处。从实践看,将摄影视作生命的郎静山先生对人生的感悟,自是让其拥有百岁高龄的养生之道。

  气韵的艺术

  摄影是一门使人长寿的艺术,既要手勤脚快、跋山涉水、穿街走巷,去捕捉最珍贵的镜头,又要为了获得自然界和人世间缤纷万象那美妙一瞬间的神韵,绞尽脑汁,方能达到摄影艺术最高境界。

  郎先生说过,创作难在构图,但是气韵更难。气韵生动并非层层云雾与山峦所生。以道家思想而言,气韵是生命力的升华,也就是生命的本质。或者可说是生龙活虎的能量、生命的力量。摄影作品捕捉刹那间的神韵与此雷同,但未及全体。先生之艺术创作所追求的,正是这个。

  “我始终认为生死不算一回事,只是事情没做完,觉得遗憾而已。”一身长衫,清癯安宁,只静静地站在那里,就有一种超然的气度和个性。

  动感的艺术

  摄影本身就是一种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运动。

  “照相的时候要适得妙处。虽在刹那之间,性格就不同。能够注意到性格,那种摄影就更妙了。”郎静山先生虽以摄影记者为业,但却以仿画摄影作品见长。他说:“我主张在技巧上,应吸收西方科学文明,使照相不再是件难事;但要谈到艺术视界,无论取景或色调,我都认为应多研究国画中蕴含的旨趣。”郎静山先生借鉴传统绘画艺术“六法”,潜心研习、加以发挥,摄制出具有中国水墨画韵味的照片,自成一种超逸和俊秀的风格。由此,借鉴中国传统水墨绘画艺术,且运用暗房技术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拍摄的影像结合在一起,便是其作品呈现墨分五彩效果的所在。我们现在管这种技术叫“PS”,而在当时,这叫“集锦摄影”,可谓一大创举。

  可见,摄影可以增加生活体验、培养形象思维、情操素养和艺术鉴赏力在不断的进取和探索中直抒胸臆,将情感融入眼前的物象,使艺术的概括和取舍在“物我两忘”的境界中得以完成。

  摄影,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它像一面“有记忆的镜子”,把那些稍纵即逝的精彩,瞬间以一种永恒的形式固定下来,并传之久远,给人以“眼见为实”的审美愉悦,在精神调理养生方面亦有着独到的作用。

  “我喜欢我的工作。工作也就是我的娱乐,从工作中我也得到休息。”摄影是静止的,郎静山先生的一生却是充满着创造与生机的,“人活着要有生趣”,或许,这才是先生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江南游报 名人养生 00013 2019-07-11 江南游报2019-07-1100010;江南游报2019-07-1100011;江南游报2019-07-1100012 2 2019年07月11日 星期四